同一件事,浙省督察廳特事組奏報卻與都察院特事組奏報差異如此之大,不知諸卿看了有何感想?”

九位閣臣很快閱覽了實際內容並不多的奏報復件,或是緊皺眉頭,或是露出冷色,或是怒而不發,又或是面容平靜,不可揣測。

很快,首輔堵胤錫起身拱手,面沉如水地道:“陛下,若都察院特事組所奏無誤,則說明浙地官場官商勾結多半已蔚然成風,涉及省衙。

官商勾結向來是吏治腐敗一大誘因,恐怕浙地吏治已一片渾濁。臣添任吏部尚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甘願認罰。

此外,臣奏請督察院對浙地展開大規模吏治清查工作,徹查所有貪腐之事!”

聽此,其他閣臣都微微露出異色。

近些年來,朝廷一直將各省經濟建設當做重點來抓,浙省可在南北直隸之外排入前三,可以說在大明三十多個省份中大出風頭多年。

另一方面,堵胤錫自從地方督撫進入中樞為閣臣,再為次輔、首輔,可以說在昭武朝為重臣、寵臣二十餘年,威望重極朝野,曾在其手下任事的故舊官吏遍及天下。

可新君繼位後的第一劍,便先斬在浙省吏治問題上,也是斬在兼任禮部尚書的首輔堵胤錫身上。

天下人若知道此事,恐怕會震驚異常,也會為新君膽量、氣魄所動容。

不過,他們作為閣臣,堵胤錫如此坦坦蕩蕩地認責認罰,卻是想到,堵胤錫這是要用自己二十餘年來積累的威望、名聲,為新君親政敲山震虎、掃除障礙。

對此,他們只能想到一個字,那就是“絕”!

堵胤錫如此識趣,新帝肯定不會重罰,甚至以後會更為信重他。

果然,朱和塵出聲道:“元輔為閣臣之首,日理萬機,而浙省不過我大明三十多個省份之一,怎能將其吏治敗壞都怪在元輔身上呢?”

堵胤錫則堅持道:“臣即為吏部尚書,便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請陛下責罰。”

朱和塵一嘆道:“此事不急,待都察院清查浙地官場,弄清楚情況後再議吧。”

堵胤錫不再堅持,一拱手坐了下來。

朱和塵又示意女史將另一份檔案分發給閣臣們。

“第二個議題是關於國內‘奴僕’群體一事,我大明雖然自開國便廢奴,但底下卻一直都以其他名目遮掩。

至昭武朝,朝廷嚴厲禁絕國人為奴婢之事,方止此風。但隨後,卻有商人以低價聘用外國人入我大明務工為名,行奴隸買賣之實。

一二十年間,此外奴群體在我大明已不下百萬。此事若是朝廷不管,恐怕再過幾十年,此外奴群體將至千萬之數,屆時必將弊端叢生,乃至釀成禍患。

為國謀者,當慮長遠,故此事還是提早處治為好。對此,諸卿有何看法?”

對於此事,眾閣臣卻是早有了解,也都思考過。此事聽朱和塵問起,便相繼起身發言。

就這樣,大明乾元皇帝正式開始慢慢接掌偌大的帝國···

天下人原本對昭武皇帝退位感到憂心,可見新君繼位後,天下仍舊一片太平安樂,甚至重拳出擊,整頓浙省等地的吏治,是大明官場風氣再次為之一清,便大都安心下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