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堵胤錫調兵遣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封府,中牟縣城外。
各營壘中,軍帳星羅棋佈,章法儼然。
這裡是邊防軍第十四鎮的營地。
邊防軍第十四鎮是堵胤錫的督標鎮,總兵是昔日左良玉親兵營副將郝效忠。
此人原來在武昌整編中,被任命為湖廣衛戍軍總兵。但堵胤錫任湖廣巡撫期間,發現郝效忠雖是勇將,可要作為獨立領軍的主將,能力卻多有欠缺。
只因郝效忠性格較為呆板,善於執行具體命令,卻缺乏變通。
所以,堵胤錫在收編湖廣順軍,整編出督標鎮後,便將其調過來任總兵。
督標鎮常由總督帶在身邊,可親自指揮。故郝效忠任他的督標鎮總兵,便可揚長避短了。
開封府治為祥符縣,然城池因當年李自成攻開封而半陷於黃河泥沙之中,已然成了廢城,故而堵胤錫便駐軍於其西側的中牟。
此地有沙河流過,沙河連線小黃河、渦水、淮河,而淮河則又連通黃河、運河、長江,方便軍備糧草於水上運輸。
當然,以明軍水師的實力,亦可透過黃河運輸,只不過不如南邊的水路有保障罷了——後勤補給多條水路並行,也可規避被清軍襲擾而斷糧的風險。
一普通軍帳中,堵胤錫在親隨的幫助下,穿好了盔甲,便走了出來。
升任湖廣巡撫的章曠正等在帳外。
他之所以隨軍,是因為他還有另一個臨時差遣,那便是湖廣、河南諸軍監軍,實際是給堵胤錫當參謀的。
“各鎮總兵可都到了?”
“都到了。”
“那我們便快些過去吧,別讓他們覺得我這督師耍派頭。”
堵胤錫微微一笑,便邁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他這一身盔甲乃是朱媺娖賞賜的,不僅能顯示威嚴,防護力也很不錯,最關鍵的是隻有十來斤重,算是頗為輕便了。
據說是朱媺娖從後世帶過來的,只賞賜給總督、提督這兩個級別的文武官員,卻不知是真是假。
很快,堵胤錫便來到了中軍大帳。
待其坐在了主帥位置上,帳中十名總兵或副將立即一起抱拳,洪聲道:“參見督師!”
“諸將有禮了。”堵胤錫亦抱拳回禮。
隨即目光掃視眾將。
與九月上旬軍務院計議的略有不同,如今直接受他指揮的兵馬有十鎮。
徐勇所領邊防軍第八鎮,金聲桓所領邊防軍第九鎮,郝效忠所領邊防軍第十四鎮,以及曹勳以副將之職所領的禁衛軍第三鎮。
再便是三鎮湖廣衛戍軍,總兵分別為張應元、盧光祖、徐育賢。
三鎮河南衛戍軍,總兵分別為黨首素、任光榮、劉體純。
其中,禁衛軍第三鎮原為馬科所領精銳騎兵鎮,自去年經成都整編組建後,一直未有用武之地。
而河南、河北、山東正是騎兵馳騁之地,清虜騎兵眾多,大明這邊也需要有一支騎兵牽制,故軍務院才讓曹勳領騎兵鎮到堵胤錫麾下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