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都是漢奸,隔河對炮(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名順軍將領聽了微微點頭,隨即李過道:“李總兵說的這些額們都已知曉,還是說說編制的事吧。朝廷真的只能給兩鎮編制嗎?我們有三萬多將士,即便汰選剔除一部分,剩餘的也不止兩鎮兵馬吧?”
李仁道:“你先別急,且聽我講完。朝廷是隻給你們兩鎮編制,卻沒說只招收兩萬四千人入新軍。
此番汰選之後,會優選你部真正的精銳調入各邊軍中,直至剩餘合格者滿兩鎮兵員之數。
當然,前提得是你部兵馬真的如你們此前所講那般,多為精銳敢戰之士。
若是按新軍標準汰選出的兵員還不足兩鎮所需,我們便只能從別處調兵來填充了。”
“不會,絕對不會。”高一功大咧咧地道,“額們順軍···額,額們麾下將士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除了少數年紀太大或年紀比較小的,剩下的應該都符合新軍要求。”
李仁一笑道:“符不符合要求,高將軍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得讓募兵司的人看了才知道。”
“那就讓他們看。”
說到這裡,忽然有人來到帳外,大聲道:“啟稟將軍,河對面清虜有動靜,似乎想過河。”
這人話才說完,黃河邊上就傳來了轟轟幾聲炮響。
李過、高一功、辛思忠等原順軍將領聞聲都皺起眉頭。
“李總兵,清虜既然動用大炮,恐怕是真要渡河攻打我軍,我等需要儘快去指揮排程才行。”
李仁點頭,“你們去便是——不用怕清虜大炮,我這就讓軍務院調撥給你們的跑哨前去支援。”
大明新軍的火炮威力李過等人是見識過的,聞言都露出喜色,道:“這可太好了。”
隨即,眾將便匆匆出了大帳,回往各自軍中。
黃河在山陝之間是由北向南流的,將兩省分開。而在陝西東北角,府谷縣城與保德州城隔河相對,彼此離黃河鬥不過幾里地。
在這兩城的上游,既有山西的河曲縣,又有榆林鎮的諸多營堡。
因此,這一帶向來時兵家必爭之地。
此前,清軍由陝西撤入山西時,便放棄了府谷,卻不知為何如今又來攻打。
···
河對岸,三十幾歲的巴彥皺眉眺望著對面順軍的動靜,在其身旁的則是同樣留著金錢鼠尾鞭的綠營總兵董學禮。
“巴彥大人,對面順軍似乎有點亂了,可需要末將派兵渡河?”董學禮陪著笑問。
在董學禮眼裡,這位巴彥大人可是真滿洲,當然要小心討好著。
然而巴彥瞥了他一眼,並不答話。
巴彥其實也是漢人。
但他仍覺得高董學禮不止一等,因為他爹是李永芳。
大清如今漢人將領很多,可李永芳卻是第一個投降努爾哈赤的,在大清地位極高。
作為李永芳的第五個兒子,巴彥為了儘快得到清庭重用,才改了這個聽起來很像真滿洲的名字。
後來他果然不斷被提拔,如今已是漢軍正藍旗昂邦章京,名義上統領整個正藍旗兵馬。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清國內部對漢人、蒙人其實提防重重,甚至對滿人也各種提防。
比如這個昂邦章京的職位,就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以前都直接叫固山額真,也即是旗主的意思。
但換成昂邦章京,就成了代管某旗兵馬的意思了。
除此之外,清庭往往還喜歡把一旗兵馬按甲喇分派各方使用,很少讓一整旗兵馬都聚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