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本是遼東蓋州衛人,不過清庭實封給他的並非蓋州衛,而是昔日大明的復州衛、金州衛。

這兩處都在遼東半島的海邊,周圍島嶼環布,理論上來講,恰好可以發揮耿仲明部水師及火炮的優勢。

安卓蘋果均可。】

然而,耿仲明部昔日看起來雄壯的水師以及犀利的大炮,如今在大明水師戰船面前完全就是個笑話。

其上千戰船,在海戰之中不是被大明水師幾炮打得崩潰,便是整船整船的投降。

待曾英帶領大明陸軍將士登陸旅順口,耿仲明部幾乎已經沒有了抵抗之兵。

曾英得知這一情況不僅沒有高興,濃濃的劍眉反而皺起來。

按照軍情司、北鎮撫司的情報,耿仲明部雖然多水師,但陸地軍隊也不該這麼點才對。

何況,耿仲明那廝將平南王府設在了復州衛城,他這邊才打到金州,不至於就讓耿仲明放棄了抵抗。

於是讓軍情司的人加緊審訊俘虜。

很快得出有用情報,卻是戰前耿仲明就有了面對最糟糕情況的準備,如今其水師盡失,多半帶著剩餘兵馬到北邊投奔清虜去了。

畢竟名義上他平南王還是清庭的藩鎮,打不過找主子實屬正常操作。

得知這一情況,曾英取了金州衛後便留下一鎮衛戍軍駐守。

由劉文秀率領水師及禁衛軍第二鎮走西邊海路,取復州衛下諸海島,然後再與走陸路的他合取復州衛。

因為耿仲明果然棄守了復州衛,曾英、劉文秀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這裡。

不過,金州衛、復州衛早年飽經戰火,又因為清虜不想花費兵力抵禦明軍從海上的進攻,便將之廢棄。

耿仲明被封藩於此,對當地少量的百姓也是極盡盤剝,以充實武備。

所以這兩地根本沒多少百姓,很多關城、堡寨都由軍人充斥。耿仲明帶著隊伍一走,這些地方几乎就沒了人,成為空城。

偶有少數倖存的百姓,也躲入了山林之中。

對這些百姓來講,明軍未必比清虜更值得信任。

更何況這些百姓都已經剃髮多年,面對明軍,心理上恐怕也矛盾得很。

估計得確定明軍不是來遊擊一趟就走,而是確實要收復遼東,這些百姓才會與明軍接觸。

金州、復州沒有百姓,對大明這邊來講,其實暫時省了不少事——隨行官員無需在此耽擱,便可以隨曾英、劉文秀等繼續北上,到有百姓的地方去發揮作用。

此後,曾英、劉文秀依舊是海陸並進,不過五日功夫就抵達蓋州衛。

這裡已經是清虜直轄地盤,兩人本以為總該要打一場“硬仗”了,誰知蓋州衛竟然同樣被清虜棄守了···

大軍在蓋州衛修整了一日,次日曾英、劉文秀等便召開了一個前線軍事會議。

“如今我等連下金州、復州、蓋州,卻連清虜的人影到沒見著,還要按原計劃繼續向北挺進嗎?”劉文秀略有些猶豫地問。

“當然。”曾英回答得毫不遲疑,“此番伐清,我們的最終目標便是伐滅清虜,至於收復清虜偽藩王封地,只不過是最低目標而已。”

劉文秀皺眉道:“就怕清虜集中兵力,在前方哪裡埋伏我等。雖說我軍不懼,但若中了埋伏,終究難免損兵折將。”

曾英也不是莽夫,聞言道:“不管清虜有什麼佈置,我們按軍務院制定的計劃行軍就是。

我軍先走沿海,取了遼河口,然後沿三岔河北上,收取北邊遼長城附近諸堡寨關城,再看情況打下海州城,之後等著跟北路軍匯合就行了。”

軍務院這次制定的伐清計劃還是很有特色的,那便是求穩而不求一役盡全功。

正常來講,南北兩路無論哪路進軍順利,都應該勇勐突進,最好直接打到沉陽城,把清庭主要掌權者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