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

自從被清庭實封為平西王,掌控遼西,吳三桂便將平西王府設在了錦州城。

這裡算是處於遼西的正中央,能給吳三桂一點安全感。

自從拒絕無條件投降歸明,反而接受了清庭實封的平西王爵位,吳三桂本以為他應該會過得比較開心才對。

可過去的一年多,他不僅過得不開心,反而因為整天提心吊膽,白頭髮都冒出來了。

須知,他今年才三十九,還不到四十歲呢。他一直錦衣玉食,生活上沒遭過罪,沒理由華髮早生的。

如今他不僅有了白頭髮,還不少。

近日,北直隸明軍的一系列異動,則讓他更加緊張、擔憂,感覺白頭髮又要增多了。

“大王,頭髮還染嗎?”陳圓圓拿著特製的藥水問。

“染。”吳三桂緊皺著眉頭道,“不能讓將士們看到孤長了白頭髮的樣子。”

說完,吳三桂坐在凳子上,讓陳圓圓給他染頭髮。

陳圓圓才染了一半,便有名吳三桂的親信將領走進來,道:“大王,探子打聽到確切訊息了,明軍確實有意在春種後出關伐清。”

吳三桂聽了一下子站起來,險些把陳圓圓手中墨水弄翻,好在陳圓圓反應快,退了一步。

“可有打探到明軍怎麼出兵?”吳三桂急問。

親信將領為難道:“大王,這等機密,我們的探子如何能打聽到?如今大明朝廷可不像崇禎那會兒四處漏風,他們若是要保密的事,很難打聽到的。”

吳三桂焦慮地左右踱步。

其實即便打聽不到明軍伐清的具體兵力佈置,他也能猜到一二。

不管明軍有幾路,其中一路定然是要取道遼西的。也就是說,他們關寧軍是明軍必定要攻打的目標。

自昭武元年明軍北伐結束,關寧軍已經和明軍在山海關一線對峙了一年多。

說對峙其實不太準確,以明軍的實力,完全可攻下山海關的,但明軍卻並沒有這麼做。

關寧軍這邊即便有山海關在手,卻也不敢踏入關內。

因為如今的關寧軍遇到明軍,比當年遇到清軍時的表現還不如,基本上是有敗無勝,甚至還有些底層士卒藉機逃亡,投降明軍。

吳三桂以及一眾關寧軍高階將領為籠絡住中低層將士就已經耗盡心力,哪兒還有心思打大明的注意?

想到如今關寧軍面對明軍怕是沒有一絲勝利的可能,吳三桂忽然後悔當初的選擇了。

他看向親信將領,問:“龍山,你說孤王現在同意向大明無條件投降,還來得及嗎?”

夏龍山與關寧軍中另外一位蒙古人將領胡心水,並稱為吳三桂的左膀右臂,都是真正的心腹。

正因為是心腹,夏龍山才更瞭解吳三桂。

此時他聞言露出詫異之色,隨即反問:“大王真的願意無條件投降嗎?”

“額···”吳三桂一時不說話了。

他其實只是沒信心跟明軍打,並非真願意放棄如今的榮華富貴。

想了想,他道:“若昭武皇帝莫太過薄待孤,孤還是願意降的。”

夏龍山沒接話,心裡則在想:你這不是屁話嘛,就咱們放清軍入關的事,昭武皇帝不殺你就是寬容大量了。

當然,不殺你那是一年前讓你無條件投降時的“待遇”,如今明軍都要出關伐清了,再無條件投降,恐怕也未必能獲得那時的待遇了。

想到這裡,夏龍山再看向身形明顯比一年前肥了些的吳三桂,眼底不禁掠過一抹異色···

昭武三年四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