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剩下的軍糧廠、被服廠、鋼鐵廠等,都是和軍工掛鉤的,生意都從朝廷這邊來,錢在外面轉一圈後還會虧損一些。”

這些情況郝光明其實也瞭解,他道:“你用玻璃、玻璃鏡賺富人的錢思路是對的,但要想讓大明朝廷賺更多錢,就得擴寬思路和眼界。

生意上哪些最賺錢,其實你們古人也是明白一些的。鹽、鐵、酒、糖、醋、茶等人民生活所必須,當然,到了我們這時代,還加了一項,那就是煙。

以前漢代、宋朝有靠朝廷專營鹽鐵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來攥取民間錢財的,但這種方法對平民百姓,尤其是窮苦百姓很不友善。

到了大明,從你家太祖開始,除了掌握鹽業,就沒有一個皇帝專營其他民生產業的,我也不建議你去做,朝廷收專項稅就行了。

事實上,即便是鹽業,如今的利潤其實都被豪商士紳所攥取,百姓實際也佔不到實惠,甚至深受其苦。”

聽郝光明提到了鹽業,朱媺娖眸中想起了她從各方面所瞭解的鹽業實況,以及百姓們吃鹽難的情況,眸中不由掠過一抹寒光,道:“朝廷確實該整頓鹽業了。”

其實對鹽業的掌控及整頓,歷朝歷代,每一任皇帝都在做。

朱媺娖只是此前事情太多,一時沒騰出手來罷了。

郝光明則繼續道:“你可以用現在製鹽工業對明朝的製鹽產業進行革新,然後整頓行業亂狀,讓朝廷將該得的鹽業利潤拿到手裡。

順手說不定還能抄一批大鹽商的家——只要這件事辦好,估計大明朝廷幾年內財政運轉都不會有問題了。”

朱媺娖還在沉思中,郝光明頓了頓則繼續道:“當然,像肥皂廠、火柴廠、造紙廠這種既能增加朝廷收入,又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廠子,也是可以辦起來的。

這方面不需要朝廷投入太多,回頭我將後世的相關資料整理出來給你,然後你找人吩咐下去,應該就能辦了。”

“嗯。”朱媺娖點頭,心裡卻是在想著,該怎麼整頓鹽業,又或者說,找什麼人去負責這件事。

因為她心底,還是覺得抄鹽商的家更過癮一些。

不過晉商的事還沒結束,鹽商的事她就算想辦,也得往後拖一些時日了···

郝光明將適合明朝生產肥皂、火柴、造紙的近代工藝資料找出來,朱媺娖轉手就交代給下面人辦了。

這些都不算大事,下面的人無論辦得順不順利,都不至於影響大局。

值得一提的是,李巖在二月中旬時,便帶著成都原監國府遺留的部分官吏,以及參謀司人員,來到了南京。

同時到來的,還有成都密造局的部分人員。

成都密造局一直在招納民間的“奇人異士”、能工巧匠,其中不乏善於煉丹的道士,想來照著資料實現肥皂、火柴生產應該是沒問題的。

轉眼又是兩三天過去,時間來到了昭武元年三月初二。

朱媺娖在武英殿召開了教育專題會議。

會議開始,朱媺娖便向以往的專題會議那樣先開啟話題。

她坐在龍椅上,掃視著下方眾臣,道:“此番既是教育專題會議,諸卿可有能說一說我大明教育現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