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昭武取士,商務侍郎(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之前的讀書人囿於時代限制,終究沒能衝破儒學的桎梏,考慮完全用另一套知識、教育體系替代舊有的東西——或許多給明朝讀書人一些時間,可能會出現對抗儒學,至少是大規模改良儒學的新聖人。
可惜,明末的戰亂破壞了這種自我蛻變。
隨後清替明,把明朝這一套已經腐朽的知識體系、取士制度完全繼承,甚至補充得更完美,徹徹底底地將神州子民思想給禁錮住,在沒有外力作用的下,再也沒有了一絲自我突破、改變的希望····
黃道周對這方面問題了解得雖然沒這麼深刻,卻是有所意識的,因此哪怕他是舊式文人的文宗,依舊願意支援朱媺娖進行教育改革。
···
在黃道周離開後,朱媺娖又召見了一個人。
“臣,沉廷揚參見陛下!”
“平身。”
眼前人不高、偏瘦,看著五十許的樣子,正是朱媺娖早就看好的商務部侍郎人選,沉廷揚。
其為蘇州府崇明人,少年時考中秀才,之後卻一直沒能中舉。
但沉廷揚慕忠義大節、崇尚俠義,好談經濟之學。
因為他家本就是富商,又與崇明的沙船群體多有交集,在天啟年間,便以商船屢次協助朝廷運輸物資以平遼事。
到了崇禎年間,沉廷揚因為義舉,先被選為國子監生,之後又被擢拔為武英殿中書舍人。
後來他還曾上書,建議恢復元代海運以補充漕運之不足,並且向崇禎進獻了《海運書》、《海運圖》等,可見對此事是做了很多準備的。
可惜漕運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群體,而崇禎又忙於處理內亂外患,根本沒心思做這件事。
另外,崇禎對海運也抱有一定的懷疑。因為以崇禎的見識,海上多風浪、海運很不穩定——當年教導他的那些人都是這麼說的。
所以,最終他只是讓沉廷揚先小規模的試行。即便是沉廷揚試行成功,也只是開啟了從淮安府至登州、天津、寧遠等地的海運,也即是侷限於今日的渤海、黃海一帶。
到清虜入關,弘光朝廷建立,沉廷揚這個崇禎提拔起來的親信並沒有得到重用,最後加入了魯王監國朝廷中,在抗清戰事中被俘,不降而死。
朱媺娖去年入主南京,登基前組建十部時,就考慮到了讓沉廷揚任商務部侍郎。
然而,沉廷揚對朝廷的忠義雖無可置疑,但是否有能力掌管商務部,朱媺娖並不清楚。
於是在登基後,朱媺娖召見了沉廷揚一次,言明瞭商務部的重要性,並給了沉廷揚一道考題,讓他考察南北商務之事,寫一分關於“以商富國”的大奏疏。
此事已過去半年有餘,沉廷揚才來覆命,足見他是對朱媺娖交代的事有多重視。
沉廷揚所寫的《商務富國疏》在前幾日就呈了上來,洋洋灑灑近十萬字,昨日朱媺娖才看完。
總體而言,沉廷揚在以商業富國之事上的見識雖然沒能超脫時代的侷限,但相較於絕大多數明朝人,已經強出一大截了。
朱媺娖在跟郝光明商量過後,覺得有後世知識、經驗指導,讓沉廷揚掌管商務部應該不成問題,這才有了今日的召見。
“五梅先生的《商務富國疏》朕已經看過了,寫得很不錯。其中一些言論,也相當發人深省。
但對有的事,卻沒有說透——人可經商致富,國自然也可經商致富!五梅先生以為如何?”
聽這話,沉廷揚雙目一亮,恨不得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又覺得這樣太諂媚了,最終激動地道:“陛下聖明!國確可以經商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