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正式的調任聖旨後,楊展是從海路來南京的,速度要比李定國快很多。其來南京已經有幾日,今日才被朱媺娖召見。

禮畢後,朱媺娖直接道:「此去雲南任提督,平定沙定洲之亂,你可有什麼想法?」

楊展搖頭,「臣對雲南之事所知不多,此時並無什麼想法。」

朱媺

娖微微點頭。

楊展沒再不瞭解情況的時候誇誇其談,這是好事。

她其實挺擔心楊展在北伐之戰後變得驕傲自大,不把雲南土司放在眼裡。歷史上,楊展本就有驕傲跋扈、目中無人。

如今看來,大約因為經歷不同,讓楊展相較於歷史上更具備一位合格統帥的素質了。

朱媺娖道:「關於雲南之事,朕與軍務院眾大臣有過一些研討,朕在這裡先說一些,你姑且聽著。

更詳細的,後面你可以到軍務院那邊瞭解,如有什麼不懂的,也當尋問清楚,切不可不懂裝懂。」

楊展點頭,「臣明白。」

「你初去雲南,可先讓邊防軍第三鎮將士適應那裡的環境、氣候,實在有適應不了的,便將他們調往邊防軍其他軍朕,再從當地官軍中補充缺員。

另外,就是要著手整編雲南官軍為衛戍軍——在雲南作戰最大的困難便是其環境、氣候,唯有利用本地士卒,方能克服此類困難。

沙定洲之亂,朝廷並不是多麼著急平定。或許沐國公會急、會催,但你不必理會。

至少得練出足夠的雲南衛戍軍,才可發動戰事。在此之間,朝廷會下令文官那邊,讓他們不妨給沙定洲等叛亂土司一些允諾,好穩住他們。」

楊展並非蠢人,相反聰明得很。

他一聽,就知道朝廷這是要藉機收攬雲南沐國公手上的兵權,好在平定沙定洲之亂後直接掌控雲南。

因為據他所知,雲南的兵權其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流官及相關將領手中,一部分則在沐國公及歸順土司手中。

如今沐天波被沙定洲驅逐出昆明,顯然手中掌握的兵力已不剩多少。

他去之後,將雲南所有官方武裝都整編為衛戍軍,等到最後平定了沙定洲之亂,這沐天波也就成了個空架子國公了。

雖然同為勳貴,但楊展沒有絲毫同情沐天波的想法,更不會為沐天波考慮。

畢竟沐家是兩百多年前的老勳貴,他則是跟隨朱媺娖的新一代勳貴,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當朱媺娖講完,楊展露出會意的神色,道:「臣定謹記陛下囑託,用心練兵,徐徐圖之。」

「好,」朱媺娖滿意點頭,「那你去軍務院吧,在那邊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雲南沙定洲之亂的相關資訊。」

「是。臣告退。」

待楊展退下去不久,禮部尚書黃道周便來到了武英殿。

「啟稟陛下,此番會試已完成閱卷及評定,這是所有貢士名單,請陛下過目。」

說完,黃道周呈上一份卷軸,由連翹遞給朱媺娖。

之所以用卷軸,一則是因為貢士名單字數算是比較多的;二則出於對此事的重視。

朱媺娖開啟卷軸,細細地看起來。

郝光明也藉助手機攝像頭,看到了這份名單,赫然發現,這裡面竟然有好幾個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