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聽微服私訪,論新戲下鄉(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便不殺頭、流放,也會削爵發錢,那些位老牌兒勳貴可有錢著呢。”
“算了,不說這個,反正與我們這些人無關。唉,這《大明報》怎麼就一旬才發一期,看完之後,就沒什麼可打發時間了。咱又去不起秦淮河。”
書生乙道:“《大明報》一旬一次確實有點少,還有,之前說會發鄉試理科考試內容的特刊,結果到現在都沒動靜,也不知道報社在幹什麼。”
“女子做事,就是磨嘰。”
“噓,明哲兄慎言啊。”
“我說的是那報社柳提舉···”
郝光明也透過朱媺娖的手機聽著對講機中的聲音,聽到這裡,不禁笑道:“看來大明讀書人在催更《大明報》啊。”
“或許該讓大明報發日刊了?”朱媺娖問。
“日刊倒也不必,但五天一期的旬半刊卻是可以考慮了。還有,你將那特刊交給方以智等人辦理,如今也已過去近一月,該催一催了吧?”
“嗯。”
另一邊,鄭森再一座茶樓喝了會兒茶,又去另一座茶樓,不斷地更換場地,讓朱媺娖聽到一些議論。
其中,南京城內的讀書人雖對前幾日的田稅改革風波有所議論,卻並沒有當做最關心的事,討論最多的一直是明年的會試、鄉試以及大明報特刊等科舉相關內容。
商人們談論最多的,則是某地的貨物進出價格,以及稅率;又或者是某地官府對某一行業的扶持或打壓。
倒是城裡的普通百姓對田稅改革討論多一點。
或許是因為地主們這時候已經風聲鶴唳,不敢在外面出言反對田稅改革,鄭森微服私訪一整日,聽到的大多是百姓對田稅改革的贊同。
但是這贊同卻又並非是政策多麼理解、多麼認可,主要是對朱媺娖這位女帝很信任,以及對平反冤案、懲治奸邪之事叫好。
聽完,朱媺娖就一個感受——大明百姓大多數都還很愚昧,即便是讀書人,有真知灼見的也相當少。
晚上。
朱媺娖就跟郝光明聊起這件事來。
“你說,怎麼才能讓百姓們儘快理解朝廷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他們的好處呢?”
“相關方法我及跟你提過,你忘了?”郝光明笑道,“最有效的,就是編排相關的新戲,也即是我們這邊所說的樣板戲,然後讓戲班子下鄉。
你讓清賬專員們宣講,即便清丈專員做得再好,效果肯定也不如讓老百姓看戲。
因為清丈專員的宣講類似於說教,老百姓雖然愚昧,可也多疑,尤其是鄉野百姓對朝廷的映像還停留在以前,並不信任。
讓他們看戲就不同了——一則看戲是娛樂,他們樂意去看。二則,他們對自己從新戲中‘悟’出的、理解的東西更容易接受。”
聽完,朱媺娖先是點點頭,隨即又略感羞愧。
這事以前郝光明確實說過幾次,但她太忙了,一直沒把這事當重點去抓。
如今看來,新政要想更好的落實,宣傳方面確是得跟著出招才行···
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