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則,她透過後世歷史,對手底下眾人的真面目及能力都有頗深的瞭解,甚至瞭解得比某人本人更深。
二則,她對軍隊、錢糧都有著近乎絕對的掌控力。
最後,她雖說仍是大明皇帝,可手底下文臣武將多是親自提拔上來的“新人”,尤其是在軍務院之中,更都算是她提拔的“親信”。
這樣一來,討論起問題時就能排除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擾,迅速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也不是任何時候會議都無一絲雜音。畢竟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因認知差異會有不同想法很正常。
此時,軍法司郎中楊廷麟便起身道:“陛下,西南叛亂固然需要平定,可若調走了李定國、楊展,山西大同、北直永寧兩府又該如何佈置?
需知,這兩處可是防禦北虜、清虜的關鍵所在,必須有大將鎮守才行。”
楊廷麟說得也在理,因此又有一小部分人點頭贊同。
隨即,眾人都看向武英殿中那一大幅軍事地圖。
上面清晰地標註了大明目前在各邊鎮重地以及內部要地的兵力佈置,算是大明全國軍事佈防圖。
在最東邊的永寧府,是以楊展為首,其率領邊防軍第三鎮駐防撫寧及撫寧衛,主要是為了防止吳三桂及其背後的清虜直接從山海關入關。
劉芳亮率領的邊防軍第十二鎮,則駐防於長城界嶺口以及長城之外的三岔口兩處,算是撫寧衛及永平府的北邊屏障之一。
而在永平府內,還有盧光祖所領的一鎮湖北衛戍軍分營駐守灤州、昌黎、樂亭三地。
又有劉體純所領的一鎮河南衛戍軍,分營駐守永平府治盧龍縣、遷安、長城冷口三處。
劉體純、盧光祖這兩鎮衛戍軍,既是撫寧衛的內援,又有剿滅地方匪寇、維護地方穩定的責任。
在永寧府西北部則是薊州鎮,由李國英所領的第七鎮,分營駐守長城的喜峰口、漢兒莊、熊窩頭三處軍事要地。
以上五鎮兵馬,便是大明在永平府的全部兵力佈置。
五鎮總兵,以楊展為首,故楊展目前雖未有提督之名,卻已掌提督之權,亦擔負著提督永平府軍事的重任。
至於山西大同那邊,李定國率領著邊防軍第二鎮、第六鎮(袁宗第為總兵),以及張化龍、孫守法的兩鎮衛戍軍,既要負責防禦北虜入寇,又要震懾才整編不久的大同府反正軍隊,以及剿滅匪寇、穩定地方,同樣責任重大。
因此,這兩個地方確實離不開大將鎮守。
朱媺娖對如何安排其實早有想法,但她不適合直接提出來,而是提前跟紅娘子交流過。
此時,紅娘子便起來出聲道:“陛下,臣以為永平府可用李國英接楊展之位,再調一鎮衛戍軍過去即可。
至於大同這邊,臣以為袁宗第足可升任鎮守大同之能。至於兵力,有大同反正軍整編的兩鎮衛戍軍協防,防備北虜由大同、太原入寇綽綽有餘。”
紅娘子平時很少在軍事會議上發言,她這一開口,其他人都頗為慎重地看著大明軍事佈防圖思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