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帶潮紅地道:“微臣活了二十幾年,大半時間都在勾欄之中,以色、藝娛人。

本以為歌、曲、戲等皆是富貴者的娛樂消遣,從未想過,居然還能用來向百姓宣傳朝廷政策!”

朱媺娖笑道,“其實也並非沒有,只不過以前此類作品,多是倡導忠孝仁義之舉,或傳播愛情之美好、揭示百姓之冤苦等等。

朕成立藝術團,讓人編導新戲,也只不過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而已。”

柳如是再一想,發現確實如此。

如元時雜劇名家關漢卿所寫《感天動地竇娥冤》、《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狀元堂陳母教子》等,或是傳播美德,或是揭示貪官草菅人命之舉。

那麼,自然也可以用戲曲來宣傳朝廷的政策。

比如說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田稅改革。

明白朱媺娖設立藝術團的作用後,柳如是首先就想推薦她的夫君錢謙益,因為錢謙益確實有文采,對戲曲方面也有所瞭解,可以勝任。

但緊接著她就想到,朱媺娖早就表明了不再任用錢謙益的態度。

所以,她推薦錢謙益不僅不會成功,反而可能讓自己也被朱媺娖疏遠。

緊接著,柳如是就想到另一個人,阮大鉞。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阮大鉞對戲劇的研究在大明此時確實是排名前幾的,其所創作的十餘種戲曲,如今都還在大明各地流行。

然而,阮大鉞不僅和錢謙益一樣在朱媺娖的禁用名單之列,更是弘光偽帝時期的奸佞,得罪了不知多少人。

即便阮大鉞復出任一個小小的藝術團主事,恐怕也會引起許多人的反對。

可若是阮大鉞也不行,她還能推薦誰呢?

“柳卿莫非無人可薦?”

朱媺娖的問話讓柳如是回過神,她略一猶豫,道:“當世若論戲劇方面的造詣,數阮大鉞最高。然阮大鉞乃奸佞,微臣自是不敢推薦。

不過,據微臣所知,阮大鉞之女阮麗珍,自幼受其父薰陶,同樣擅於編劇、作曲、吹彈等,曾被譽為‘江南才女’,編寫有《夢虎緣》、《鸞帕血》、《焚天廬叢錄》等劇。

若陛下不計較其出身,或可一用。”

朱媺娖聽了微微訝然,隨即笑道:“阮大鉞朕都只是罷其官,永不敘用,並未有其他加罪,如何會罪及其女?

說吧,這阮麗珍如今多少年歲?人在何處?”

柳如是道:“阮麗珍如今應是三十幾歲,聽聞早年嫁給了太平府曹履吉之子曹臺旺。不出意外,現今其人應仍在曹家。”

“曹履吉頗有名氣?”朱媺娖問。

她明白,如果曹履吉沒名氣,柳如是是不會提到其名字的。

柳如是道:“曹履吉乃是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光祿寺少卿,早年頗有文名。”

朱媺娖聽完微微點頭,讓柳如是退下。

待柳如是走後, 朱媺娖便問:“相公覺得讓那阮麗珍主持藝術團可否?”

郝光明道:“我查了下阮麗珍資料,確實是個擅長編劇、寫曲的才女。

不過從她傳世的幾部戲曲,以及她的出身來看,她多半隻擅長編寫女子愛情類的戲曲,想讓她編出老百姓愛看的戲劇,恐怕很難。”

“可不用她又能用誰?總不能用阮大鉞吧?”朱媺娖發愁道。

郝光明笑了笑,道:“用阮大鉞還不如用阮麗珍呢——阮麗珍可用,但只能作為藝術團副手,畢竟她受阮大鉞薰陶,對編劇、作曲等很熟練。

至於主事之人,我這裡有個人選,應該更合適,只不過年齡有點大。”

“誰?”

“顧曲散人、姑蘇詞奴、平平閣主人,‘三言’作者,馮夢龍!”

第二更。

晚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