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文兄,不能讓田稅改革這麼繼續下去了。”姜曰廣一來便道明瞭來意,“如今是在天子腳下,田稅改革才開個頭,就有如此多的清丈專員亂來、作惡,若是將來放他們到其他地方去清丈,定然會弄得各地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顯然,作為右都御史,姜曰廣對過去十來天清丈專員的相關案件都有所瞭解。

但他對此事的看法卻與高宏圖略有不同。

“明面上與清丈專員有關的案子便有一十三起,可知私底下清丈專員仗勢欺人、以權謀私之事定然更多。

須知,不是每個被欺壓的百姓都敢如那些地主一般去狀告清丈專員的。”

聽了姜曰廣這番話,高宏圖終於下定決心,放下煙槍,道:“老夫這就陪你一起進宮,去勸諫陛下暫停田稅改革。”

姜曰廣卻遲疑道:“僅你我二人夠嗎?是否要多拉些人一起?”

高宏圖搖頭,“你以為如今是先帝時期嗎?當今陛下絕不可能被我們以眾人之勢所壓。

你我所說在理,陛下自然能聽進去。可若是陛下覺得你我無理,拉更多的人去勸諫,反而會讓陛下誤以為我等逼宮。若是那樣,可就大事不妙了。”

姜曰廣點頭。

如今確實不同於崇禎時期。

那時崇禎一則要靠眾大臣維持朝廷及地方統治,二則對軍隊並無太強掌控力,甚至可以說需要靠文官、太監掌控軍隊。

可當今陛下卻對八十多萬大明新軍有著絕對的掌控力,絕不可能被他們逼迫妥協。

“那就我們兩個吧。”

姜曰廣覺得田稅改革確實有問題,不然怎麼一開始就冒出這麼多事?為人臣子,他們必須勸諫。

兩人來到紫禁城,很快就在武英殿見到了朱媺娖。

行禮之後,姜曰廣先道:“陛下,田稅改革在應天府推行不足半月,便產生了十三起案件。

由此可知,私底下必然有更多清丈專員仗勢欺人、以權謀私。

還請陛下暫停田稅改革,整頓清丈專員隊伍,削減其權利,再緩緩試行之。”

高宏圖則道:“陛下,田稅改革之事涉及我大明江山安危,目前雖只在應天府試行,可天下人都在觀望。

如今不過半月,就出了這麼多事,讓天下人如何能接受田稅改革?故臣以為,必須暫停田稅改革!”

兩人雖然沒有參與內閣會議,卻是透過邸報瞭解了相關會議大部分內容的,知道朱媺娖進行田稅改革之心極其堅決,不可能停止。

所以他們便想著先勸朱媺娖暫停,或是以更柔和的手段緩緩而為,用二三十年去完成這件關乎大明江山安危的大事。

畢竟朱媺娖才十七歲,在他們看來,用二三十年完成這麼大的一件事,已經很不錯了。

高宏圖、姜曰廣說完後,朱媺娖卻沒接他們的話,而是道:“你們難道忘記了如今都察院的奏事規矩嗎?”

聽到這話,兩人都是微愣。

如今都察院可不能風聞奏事,必須要查到實證,才能上奏的。

隨即姜曰廣便道:“臣不敢忘。然清丈專員以權亂法已有十三起案子,已成田稅改革及清丈專員隊伍有問題的鐵證啊,陛下!”

高宏圖則道:“陛下,若都察院派人嚴查清丈專員隊伍,必能查出更多問題。

只是田稅改革乃陛下銳意施行之事,臣等得知其中問題後才先來稟告陛下。”

高宏圖的意思很明白——我們都察院不先偷偷摸摸的去查出所有問題,是為了陛下您面子上好看。

朱媺娖聽了冷笑一聲,道:“清丈專員有一千多個,且都是人,而非聖賢,其中出幾個敗類在所難免。

何況,兩位所說的一十三起案件可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而是有人在背後陰謀搗鬼,意圖阻礙田稅改革落實。

這是目前錦衣衛南鎮撫司所查到的一些事情,朕本想等過段時間再公佈,如今便先給二位看看,讓你們清楚那些案件的真相!”

說著,朱媺娖就將一份御案上並不薄的檔案交給劉珠,由劉珠遞給高宏圖、姜曰廣。

兩人翻開只看了一兩頁,便面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