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朱媺娖用計,左夢庚掛帥(第1/3頁)
章節報錯
左良玉說完,就來到廳內那副在明朝而言還算精細的地圖前。
金口鎮位於金水河匯入長江之處,乃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古鎮,最初名為沙羨,後各個朝代其屢經改名,在明末時則被稱為金口鎮。
在左良玉的地圖上,金口鎮隸屬於江夏縣,就在他的大本營不遠處。
此處既臨長江,又與河流、湖泊勾連,江上還有沙洲,水勢、地形都比較複雜,相對於在此駐紮數年、已熟悉了地理環境的左良玉部而言,算是有了地利。
看著地圖心中衡量了一會兒,左良玉便決定在此給那個監國公主一些顏色看看。
反正他都要起兵清君側了,先打個監國公主練練手也沒什麼。
於是轉過身來,對徐恩盛道:“稍後我會書信一封,交於你遞給那曾英或者監國公主。
你回去後,對方若有什麼要求,只要不過分,你都可以假意答應,或是滿足他們。
總之,要儘量拖時間,等我調集舟船兵馬,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
徐恩盛崇禎初年便在關外跟隨左良玉,算是心腹,不然如今也做不了直屬水師總兵。
他知道,左良玉麾下雖有八十萬大軍,卻並非都駐紮在江夏。
除武昌府其他地方有駐軍外,荊州、承天、德安、黃州等地都有駐軍。
不僅是這些地方需要駐防,也是大軍必須到各地分駐才能有飯吃。
若八十萬大軍都聚集在江夏,單是人吃馬嚼都能把江夏給吃沒了,畢竟如今的江夏都沒有八十萬百姓。
當然,左良玉的八十萬大軍也並非全都是將士,還包括部分將士的家屬——這年頭不僅流寇攜家帶口,就連藩鎮軍閥也是如此。
只不過將士們的家口一般都會被安頓在各地屯田或是做別的事,肯定不會跟行軍打仗的人馬混在一起,不然部隊就一點戰鬥力都沒有了···
隨後,左良玉讓左夢庚執筆、他口述了一封書信,交由徐恩盛帶走。
接著他便開始釋出軍令,調兵遣將。
···
朱媺娖所率兵馬過十萬,舟船一千多艘,當然不可能一股腦的進入江夏。
在前軍抵達金口鎮附近時,朱媺娖的御船實際停留在江夏南邊的嘉魚縣碼頭。
也只有嘉魚縣這樣的縣城,才能提供其大軍飲水、菜蔬以及部分糧草。
至於說嘉魚縣實際受左良玉控制,不願意給朱媺娖的部隊提供物資···上千舟船擺在岸邊,數萬精兵上岸,又有大明監國的名義,你敢說不願?
除部分水師將士,四鎮精兵都上岸紮營,休息。
朱媺娖卻是已漸漸習慣了船上的生活,於是便沒有下御船,坐在宮閣二樓的陽臺上,看著風景,享受著春風、春光,同時用對講機跟紅娘子、曾英、楊展、劉文秀這四位軍中主將談論著軍務。
“監國既有意收編左良玉部兵馬,為何不發手諭,而是讓臣給他書信呢?
臣在其眼中,恐怕只是個無名之輩,又限定其三日內來覲見監國,多半會激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