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批探馬是抓住了順軍的探馬為“舌頭”,帶了回來。

李定國對李自成身死的訊息太過驚訝,於是親自審問。

“聽說闖王和汝侯所領的北路軍在信陽州遭遇清軍埋伏大敗,汝侯當場被俘,闖王退到震雷山中,卻被山民所殺。”

也不知這名順軍探馬是天生怕死,還是對大順徹底沒了希望,見到李定國便將其所知倒豆子般說了出來。

李定國及其麾下將官聽了這訊息都感到很意外,回過神來又不禁感慨唏噓。

資格較老,幾乎是與李自成同年加入農民軍的營參將王先璧嘆道:“真沒想到,李自成這樣的梟雄竟然會死在山民手裡。”

徐佑則搖著頭道,“他死得這麼窩囊,還不如跟清虜戰死呢。”

另一位營參將祁三升笑道:“估計李自成也沒想到會死在山民手裡,八成以為逃進山裡就能活。”

童爍是新晉營參將,且以前是官軍並非農民軍,便沒對此事做評價。

李定國則繼續審問,“你們是聽聞李自成死訊後出城的?要去作甚?襄陽城中如今還有多少守軍?主將是何人?”

順軍探馬道:“闖王遺命,讓為他報仇,義侯等人便領兵前去信陽州,澤侯便給了他們三千人···”

李定國聽得直皺眉,打斷道:“別用你們偽順的封爵了,直接說人名。”

“是。”順軍探馬應了,接著道:“張鼐、羅虎、郝搖旗等要去信陽州給闖王報仇,據說田見秀先是不同意,迫不得已才給了三千人。

如今襄陽城中主將是田見秀,另外還有黨首素、張世傑、賀藍。

有戰兵三千餘,另外還有黨首素訓練了十幾日的五千多民勇。”

居然還有五千多民勇?

李定國與麾下幾名將官交換了下眼神,都感到頗為意外。

在他們看來,襄陽短時間內飽經戰亂——先是三月份時清軍來攻,不久前清軍又撤走,以清軍的德性,襄陽城池沒被徹底毀掉就不錯了,怎麼還能弄出民勇來?

“民勇是哪裡來的?”李定國再問。

順軍探馬道:“此前清軍佔領了襄陽,很多百姓逃進了山野,得知我們奪回了襄陽,便又回來了。”

聽此,李定國只能感嘆,偽順在襄陽百姓中的統治基礎是真不錯,以後大明收復了襄陽怕是沒那麼容易治理。

不過這不是他一將領該操心的。

他又道:“你還有什麼別的重要訊息彙報上來的?若有,便算你戴罪立功了。”

順軍探馬一時無語,心想:我之前說了這麼多都不算戴罪立功嗎?

他不敢跟李定國講條件,於是又道:“在下還聽到一個不知真假的訊息,據說闖王臨終前,還曾遺命讓大夥兒聽澤侯,嗯,聽田見秀的。以後跟一隻虎李過匯合,再讓李過繼承大順皇位。”

聽此,李定國眼中掠過一抹精光,含笑道:“這確實是個頂重要的訊息,便算你戴罪立功了。”

說完,便讓人將這順軍探馬帶下去。

隨後他問身邊將官,“幾位都有什麼看法?”

王先璧道:“五千多訓練了十幾日的民勇不算什麼,額們用光明式大炮轟幾陣,說不定就能把他們打崩了。

所以額覺得,不用等援兵,這襄陽城額們就能拿下來。”

祁三升道:“咱們都遠遠的看了,襄陽城之前應該是被清軍紅夷大炮轟過,很多地方的缺口都沒修,咱們強攻起來並不是很難。”

“照先(童爍字)有何看法?”李定國看向童爍。

“我覺得可以試試勸降。”童爍沉吟著道,“襄陽城再怎麼說也是一座堅城,我們就算佔據頗大優勢,打起來還是會傷亡不小。

李自成既然死了,偽順便已經是窮途末路,相信偽順那邊不少人都明白這點,因此我們是有可能勸降成功的。”

聽完,李定國果斷做出決定,“那我們就先勸降,若不成再打!”

···

襄陽城中的情況其實比李定國等人預想的還要糟糕。

清軍撤離時雖然沒毀了襄陽城,卻也把能搶的都搶走了,可以說一粒糧食都沒留。

如今回到城中的百姓約莫有兩三萬人。

這些人並沒有帶多少糧食,無法供應順軍糧草不說,可能還需要順軍接濟——假如順軍願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