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襄陽城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60萬?
郝光明沉吟起來。
他讓編的是大明人用的小學教材,而非現代小學教材,難易程度視編書人知識儲備、自身素質而定。
他和朱媺娖商議過,大明小學學制先定為三年,分上下學期的話,就是需要六本教材。
其內容則囊括了現代小學六年的數學基本內容。
之所以這樣,一是因為大明不要求小學生學得那麼精,畢竟大明小學生絕不會有現代這麼卷。
二則,大明小學只設“文學”、“數學”、“自然”三科,其中自然又以講故事、增加學生見識為主,屬於副課。
這就意味著大明小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文學、數學兩科,也就能學更多的內容。
60萬元打包小學數學教材,就是10萬元一冊,只要編出的書內容質量符合要求,郝光明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他於是回覆:可以。稍後我會找人做一份電子合同,簽完合同後我會先打5萬塊給你,編出了第一冊我再給5萬塊,之後每編出一冊給10萬塊。
仗劍書流年:好的。
對方顯然對郝光明頗為信任,因為郝光明在這個小圈子裡已經頗有名氣了。
“姐夫姐夫,姐姐剛才是不是回來過了?”
一個脆甜的聲音忽然出現,郝光明這才發現朱媺姕回來了。
他笑問,“你怎麼知道她剛回來過?”
朱媺姕道:“客廳裡有姐姐身上的香味,我聞到了。”
“你屬狗的嗎?鼻子這麼靈。”
“人家是屬兔的!”
“哈哈哈,姐夫知道···”
朱媺姕跟郝光明說笑玩鬧了會兒,也回去了,並且同樣帶去了一份糧種。
···
李定國率領邊防軍第四鎮趕到襄陽城附近時,已是六月一日。
鄖縣與襄陽城同處於漢水邊,且鄖縣位於上游,按理講,邊防軍第四鎮乘船順流而下,一兩日間就能到襄陽城的。
但李定國率部在鄖縣修整了一日有餘,隨後沿漢水而下,先後收復了沿途的均州、光華、谷城。
因西邊的清軍是從鄖陽敗退的,並沒有時間大掠這幾處。
在發現清軍離開後,便有不少當地人回到了城池中。
這裡面既有依舊偏向於順軍的底層百姓,或是有親友在順軍中的人。
也有仍忠於大明計程車紳、地主。
還有曾短暫降清計程車紳、地主、賊匪。
當發現清軍匆匆撤離,州縣城池出現權利空白後,以這幾股勢力為代表的各路人馬便紛紛現身,爭奪城池控制權。
有彼此爭而不鬥,在糾纏中一起修復城池、恢復民生的;也有刀槍相見,彼此殺得血流成河的。
李定國是奔著收復襄陽來的,自然不會對路過的這些城池不聞不問——別的不講,邊防軍第四鎮後續糧草需要透過漢水運輸到襄陽,如果不擺平沿途州縣勢力,糧道便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但李定國又急於搶佔襄陽城,不想在這幾個州縣耽誤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