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汝寧軍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一次見到朱媺娖的楊廷麟行大禮參拜,面帶激動之色。
“平身。”
“謝萬歲!”
楊廷麟今年五十歲,頭髮略帶斑白,身材高瘦,精神矍鑠。
其為崇禎四年進士,同年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
崇禎十二年,因彈劾楊嗣昌、為盧象升鳴冤,而為楊嗣昌所嫉恨,旋即受黃道周牽連罷官。
崇禎十六年秋起復為兵部主事,可惜未及他到京城赴任,就聽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的訊息。
後弘光朝廷建立,詔其為左庶子,辭不就。
再之後便是在江西與萬元吉等人一起抗清身死。
楊廷麟雖然目前來看並無多少軍事經驗,但從其經歷及後世歷史上的表現看,他是頗具識將之能的,本身也有一定軍事天賦。
朱媺娖此番詔楊廷麟來南京,是想授其為軍務院軍法司郎中。
前提是楊廷麟願意就此轉任軍隊文官——軍隊這邊全用武將肯定也是不行的,這點前面的朝代已經證實過,起碼得用一些能文能武的人,最好是類似於後世的軍隊文職,如指導員等。
朱媺娖初步想法是,以新式文官或錦衣衛充任。
但現在兩者都還需要培養,也只能先從舊式文官中選人頂一頂了。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文臣完全壓在武將上面的情況,朱媺娖給進入軍隊體系的文官加了一個限制,那就是一輩子只能在軍隊體系中任職,不得轉任到其他部院。
就跟法院、都察院兩個體系的文官也只能在各自體系中升遷一樣。
禮畢,朱媺娖便將這事跟楊廷麟說了,最後道:“楊卿若不願專為軍中文職,朕也不會強求,會另作安排。”
說完,她本以為楊廷麟怎麼也會猶豫會兒。
誰知楊廷麟毫不猶豫地一揖,道:“臣願轉為軍中文職!”
朱媺娖微笑頷首,隨即又就對付清軍的方略與楊廷麟在做了探討。
楊廷麟回答得很謹慎,多數問題他都表示不知道,但只要有所回答,必然說到點子上。
這讓朱媺娖覺得,此人確實適合在軍務院任職,日後若有功勞,或許可以加其為協理,進一步分化李巖、紅娘子在軍中的影響力。
並非是朱媺娖懷疑李巖、紅娘子對她不忠誠,而是帝王的本能,也可令軍務院更健康、有效地運轉。
朱媺娖還待再向楊廷麟詢問一番江西地方的事,鄭森便從後殿過來,手裡拿著一張電文,向朱媺娖一揖,興奮地道:“陛下,靖南侯與邊防軍第七鎮、第八鎮在汝寧府治汝陽匯合,並大敗清軍勒克德渾部,陣斬貝子瓦克達、甲喇章京哈寧阿、覺善,前後斬殺滿、漢八旗軍近三千!”
楊廷麟之前透過朱媺娖瞭解過河南的軍情,此時聞言也是滿面驚喜,一揖道:“恭賀陛下,此戰大勝,清軍必不敢再在黃河以南留一兵一卒!”
朱媺娖喜笑顏開,從隨侍的劉珠手中接過電報,迅速瀏覽起來。
黃得功收到她電文旨意後,一方面親率邊防軍第十三鎮(總兵徐衝)及田仰、陳獻策所領的兩鎮衛戍軍逆穎水而上,進入開封府東南角,先取界首、南頓兩處重要關隘,再去沈丘、項城二縣,隨後才折轉南下進入汝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