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用此人,主要是看他年輕(44歲),且以往經歷也顯露出一定辦事能力。

若沒有一個偏向實幹,能幹事的人,僅靠王應熊是很難落實法務院相關新政的。

劉光鬥則是1591年生,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

做過推官、監軍、監察御史等官職。

但後來因為攀附魏忠賢的閹黨,在崇禎繼位後被清算,丟官罷職。

到弘光朝建立,他才走通劉澤清的門路,被舉薦給馬士英。再由馬士英、劉澤清助其成為弘光朝的監察御史,後改任大理寺右丞。

其最大的汙點,則是南京城破後降了清。

歷史上降了清的,朱媺娖幾乎都不想用。

但她發現劉光鬥在推官任上不僅時間頗久,而且連續幾任都是政績卓著。不僅昭雪冤獄,在民政方面也做了不少事實,為任職的基地百姓稱頌。

因此,多方面考慮後,朱媺娖還是決定用劉光鬥——如果太顧及某人在後世歷史上的選擇,她能用的人將會極少,不僅最後清替明,那些讀書人、官宦沒有做清臣的終究是少數。

所以,像劉光鬥這種並非主動降清,降清後也沒做出什麼大惡之事的人,她需要用時還是得拿來用。

當然,在這個時空降了清的,不管主動、被動,她都是絕不會原諒的。

“朕讓內閣七日內在上元、江寧展開新政,一月內在整個應天府展開,對於法務院也是同樣的要求。卿等可能辦到?”

王應熊當先表態,“臣等定竭盡全力。”

李永茂則道:“即便新政範圍縮小到應天府,此番也需建立八個初級法院,一箇中級法院。

按照陛下對法院的要求,我們必須從原縣衙、府衙抽調官吏,才有施行新政的人手。”

法務院新政算是最容易落實的,因此聽李永茂已有具體計劃,朱媺娖倒沒有驚訝,而是點頭道:“法務院就是要以法院將斷案判決之權從縣衙、府衙及省司中剝離出來。

地方衙門中精善刑名的官吏,本就該抽調到法院去,否則他們在地方衙門便無事可做。

但有一點你們必須要注意——法院的法官不僅要懂法律、善斷獄,最重要的是要清廉,決不可貪腐弄權、知法犯法。

新政本就不容易得到百姓信任,若是一開始便鬧出法官犯法之事來,必然會讓新政更難推行。

因此,對法院體系的任何官吏貪汙犯法之事,朕絕不姑息,皆從嚴從重處理!

此話,你們務必要切實地傳達給法務院的各級官吏。可記住了?”

三人都聽出了朱媺娖話語中的決心與殺意,心中凜然下,一起作揖應道:“臣等謹記!”

之後,王應熊三人離開,回法務院衙門辦事。

朱媺娖給的時間不多,他們可不敢再耽擱下去了。

喝了杯後世的花茶休息了會兒,朱媺娖才問:“高宏圖昨日可是到都察院報道了?”

一旁侍立的劉珠應道:“昨日上午去報道的。”

朱媺娖點頭,“那便傳高宏圖、姜曰廣過來武英殿。”

“是。”

劉珠去吩咐太監傳人。

大約過了半小時,高宏圖、姜曰廣才一起來到武英殿。

這還是高宏圖第一次覲見朱媺娖,於是行稽首跪拜大禮。

姜曰廣也不得不跟著。

兩人一起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這兩位都是六十幾歲的人,朱媺娖不想跟他們繞彎子,便直問道:“對於都察院新政兩位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