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走訪禮部,設提學司(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道:“且不說如今教育部尚在籌建中,一個人沒有,職權並未正式從禮部分割出去。
即便是已經分割出去了,禮部就沒有別的事可做了嗎?
如朕繼位之事,不僅要通告國內,更應該昭告四鄰藩屬,此事不易緩,可遣人去了?”
黃道周聽了很想說,人手不足才沒做,但看著身邊一眾被朱媺娖抓住划水的官吏,張了張口終究是一句話沒說出來。
見黃道周不再吭聲,朱媺娖便知道他已認識到錯誤了,於是道:“都各自做事吧,朕與石齋先生再談些別的事。”
眾禮部官吏如蒙大赦,紛紛回到各自位置,假裝忙碌。
朱媺娖知道一時片刻想讓這些人改變作風,根本不可能,甚至他們都不知道怎麼改,便不再多說。
她徑直走向黃道周的值房。
諸部衙門各值房都屬於半開放式的——三面牆,一面敞開。
朱媺娖進去後,不客氣地坐上唯一一張椅子,又道:“去給石齋先生也搬張椅子來。”
有女兵去照做。
待黃道周坐下,朱媺娖便道:“朕知從禮部分割出教育部,石齋先生並不贊同,但這是為了更好的培育人才,是必須要做出的改變。
當教育部組建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或許需要半年直一年,才能組建好。
朕希望石齋先生還是能帶領禮部,儘可能的管理好教育之事。需知,人才乃是國家興盛的根本。”
黃道周確實對從禮部分割出教育部不滿,但他並非因此不管教育之事。
他也知道教育對國家而言很重要,對朱媺娖重視教育的態度也感到很欣慰。
於是誠懇地道:“陛下,其實便是沒有教育部分權,如今禮部對教育之事所能管轄的也只有會考而已。
對各地學校、學務的管轄權,太祖、成祖時便移交給巡按御史了,至正統年間,又正式設提學官,在南北二京有提學御使,各省則有提學副使、僉事。”
黃道周雖然語氣誠懇,但實際還是在懟。
禮部管的是科考,實際管理學校、學務的是提學官,所以朱媺娖找禮部說學校的事是不是找錯人了?
並沒有。
因為在朱媺娖的計劃中,都察院也是要大改的。
何況,大明的提學官,在兩京為御使,在地方又歸屬到按察使司,實際又受巡按御史管轄,還能直通中央···統屬可以說亂七八糟,早就該改了。
另一邊郝光明聽到這裡,便給朱媺娖提了個建議。
聽完,朱媺娖便對黃道周道:“石齋先生該知道,都察院智慧已經大改了,何況提學官實際也不受都察院管轄。
這樣,朕稍後下旨在成立提學司,管理直隸及各省的提學官。
至於提學司,暫時掛在禮部,由石齋先生代為管理,如何?”
提學系統的統屬問題,大明多數官員都知道,只是以前此事牽扯到都察院、地方按察使司及內閣、皇權等方面,才一直沒人去動。
而今經歷明末亂世,以往的掣肘反而沒了,或者說寬鬆了,朱媺娖又有莫大權威,反倒是很容易解決提學系統的統屬問題。
所以,黃道周稍想了想,一雙老眼便亮了,由衷讚道:“陛下此舉最恰當不過,臣領命。”
說到最後,黃道周起身向朱媺娖一揖。
見搞定黃道周這個憑實力懟人的大臣,朱媺娖鬆口氣,併產生一點成就感。
隨即她便講起真正重要的事來。
“後世發展以科學為根本,而科學發展又以數學為基礎。因此,朕希望提學司成立後可以在各地推廣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