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聞軍情李定國圖取襄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與清軍交戰過,王光興可是很清楚清軍戰力有多強的。
其中綠營兵要比以前的明軍戰力更強,八旗兵更是兇悍難擋,往往只需幾十人,便可以沖垮他們數百上千人的隊伍。
幾乎每個八旗兵都擁有刀牌手、弓手、騎手三重身份,其中馬甲和極少數的紅甲兵、白甲兵更是能騎射。
也虧得這鄖陽皆是山地、密林,沒有騎兵發揮之地,否則當初他們敗得更慘。
然而邊防軍第四鎮不僅槍炮眾多,打得很快很遠,便是近戰亦不輸於八旗兵多少。
不僅因為邊防軍盔甲兵刃精良,還以為邊防軍將士亦都是精兵悍卒!
另一邊,徐啟元再三檢查了李定國所給諭旨、軍令等文書上的印記,確認了他所認識的部分無誤後,不禁問:“監國真的擊敗並收編了獻賊的部隊?”
李定國略有些尷尬,他旁邊一些將士也露出不悅之色。
因為這裡面有不少原來都是大西軍的人,哪怕他們如今已對大明忠心耿耿,甚至立下不少功勞,可聽別人這麼稱呼張獻忠,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
徐啟元見李定國等人神色不愉,才反應過來他說錯話了。
作為一個能拉攏住王家兄弟的文官,他並沒有太端著,當即拱手道:“是我言語間有所冒犯,李軍門還請見諒——實是因為心中驚疑之處太多了。”
李定國自然不會真的計較什麼。
大明這邊不可能因為他們這些原大西軍將士,就不稱呼張獻忠為賊,所以這樣的稱呼他以前聽的多了,只是眼下場合以他為主,他才會覺得有些不舒服而已。
他道:“無妨···我本是義父所收義子,我麾下亦多是在成都一戰後投降成為官軍的將士。
如今我們不僅穿著官軍的袍服,更有眾多槍炮及精良盔甲,這些都不是流寇所能有的。
況且還有諭旨、文書為證,徐守道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王家兄弟也是農民軍起義後投降朝廷的,所以徐啟元如今對農民軍出身的將士並無多少歧視,即便有,他也不會愚蠢的在此表現出來。
於是一笑道:“是在下多疑了。我們到李軍門營中去談,如何?”
李定國知道,兩人既然肯去他營中,便代表大抵信任了他。
便也一笑道:“請。”
三人在李定國的大帳坐下後,李定國又將他所瞭解的一些事說了。
主要是朱媺娖監國府所領導的勢力對重慶、貴州的收復,以及目前收復陝甘的進度,還有朱媺娖領軍東下南直隸之事。
說到最後,他道:“算算時間,如今監國應當早已到南直隸,多半都和東邊南下的清軍打過了,只是不知結果如何。”
李定國雖然不覺得朱媺娖這樣有神通的人會有危險,可昨日見識過八旗兵的兇悍後,難免對南直隸的戰事有所擔心。
他知道,如果朱媺娖只是慘勝,後面的事就會難辦很多,清軍也有可能會在秋季再度南下。
徐啟元、王光興卻都聽呆了。
他們沒想到朱媺娖竟然還收編了左良玉的大軍,又擊敗了要渡江去江南的李自成。
即便朱媺娖與清軍在南直隸的大戰結果還不知曉,可僅是她先後擊敗張獻忠、左良玉、李自成這樣的武功,已經讓兩人讚歎不已了。
誰能想得到,大明走到覆滅之際,竟然是一位公主挺身而出,創下如此功績呢?
李定國又道:“監國其實一直都惦記著鄖陽府諸位的安危,只是此前興安州、湖北為先後為順賊、清虜所佔,道路不通,無法派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