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偏師南下表兩支,清軍北逃類三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軍此番南征,主要分為三路兵馬。
西路軍由阿濟格統領,負責追殺逃入湖廣的李自成。
其麾下據說有七萬多兵馬,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綠營軍,其次是漢旗軍,再次才是滿洲八旗。
以清國兵力分配來算,阿濟格軍中滿洲八旗兵估計也就一旗左右,最多不會超過一萬人。
東路軍則是由正白旗昂邦章京、巴圖魯準塔所統領,實際也就是一旗兵馬不到,估摸著就四五千人。
因此前清庭也不太清楚弘光朝廷虛實,便將其當做最大敵人,這才給率領中路軍的多鐸近兩萬滿洲八旗兵。
在加上漢、蒙八旗,多鐸軍中八旗兵總數當有七萬多人。
如今卻只剩四五千蒙古騎兵生還。
郝光明自問,若他是多爾袞,多半是沒信心繼續待在關內的。
朱媺娖同樣如此覺得,不禁道:“看來,我們或許需靠考慮清軍退回關外的情況了。”
郝光明道:“如果清軍真的退回關外,北京你不能不去收復。”
朱媺娖點頭,“我知道。”
她現在是大明監國,將來會是大明女帝,並非某個透過造反上位的開國皇帝。
所以,即便知道如今黃河以北多半因為天災、戰亂,成為一片廢墟,接手後則會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她也必須及時去收復。
否則如何對得起這些地方的大明百姓?
又如何對得住大明監國、皇帝的身份?
只是,想到將來可能要面對的艱難局面,朱媺娖心中頗感沉重。
郝光明猜到朱媺娖此時所想所感,便寬慰道:“其實儘快收服河北之地也沒什麼,你這不是能到現代來,還有我幫忙嗎。
有這樣大的金手指,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將事情做好的。”
“嗯!”
聽到郝光明的鼓勵,朱媺娖重重點頭。
接著,兩人又分析目前北逃的清軍成分。
其一便是博洛所率領的四五千蒙古騎兵。
其二,則是耿仲明所率領的水師,既其麾下的八九千漢軍正黃旗兵馬。
此前,李佔春收到朱媺娖命令後,立即率領長江水師第一鎮逆古運河往北,攻打耿仲明部。
誰知,耿仲明部見長江水師第一鎮火炮犀利,敗一陣後就直接斷尾求生,捨棄部分舟船和麾下兵馬跑了。
因古運河較為狹窄,耿仲明部敗亡的舟船堵塞河道,李佔春根本沒法及時追擊,這才讓耿仲明逃之夭夭。
這也是孔有德急趕到古運河邊,卻只看到耿仲明部水師尾巴的緣故。
至於耿仲明不敢派船返回接上孔有德,卻是被長江水師第一鎮打得喪了膽,生怕稍稍停頓就會被追上。
後來的事實證明,即便耿仲明派船回來接孔有德,也多半會李佔春所派先行北上的輕舟截住,照樣跑不了···
北逃清軍其三,便是綠營軍了。
根據部分綠營軍俘虜所透露的訊息,此番來攻揚州的綠營軍近八萬,加上後來出城投降的高鳳歧、李棲鳳部那便是八萬多。
後來李成棟在揚子津小鎮大敗,所部兵馬折損兩萬多,綠營軍也還有五六萬。
清軍正式攻打揚州時,高鳳歧、李棲鳳的三千多人,被放在北面;張天祿、張天福兄弟的三千多人則被放在西面。
即,在揚州南面立下大營的綠營軍大概有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