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禁衛軍進行了淨街,但聽聞是解救了揚州城的坤興公主監國到來,還是有不少百姓遠遠觀望。

很多人看不到朱媺娖的御駕,只能看到外圍的禁衛軍,卻也不禁讚歎起來。

“一個個都是盔甲明亮,氣勢昂揚,真威武之師啊。”

“聽說這是坤興公主麾下的禁衛軍,在城外擊敗了幾萬女真韃子呢!”

“啊,那可厲害啊。我聽說女真韃子都有身高一丈,還有的三頭六臂,一個能打官軍一群呢。”

“狗屁,我家二叔可是上過城頭的民勇,他說了,韃子也是普通人,就是穿了兩三層甲,才能刀槍不入。不過,一個能追殺一群官軍倒是真的。”

“我瞧著這些禁衛軍也都是普通人啊,竟然能打敗女真韃子,真是厲害!”

“可不是嘛。”

“要我說,還是公主厲害,有神鳥相助。聽說那神鳥大叫一聲,那些漢奸韃子就嚇得跪地投降了···”

因為揚州守城依靠了大批民勇,所以朱媺娖及無人機的訊息早就傳進了城中。

只是民勇既難理解無人機,也不知禁衛軍、八旗軍根底,訊息傳到後面自然就面目全非了。

不過到底讓百姓都知道是坤興公主解了揚州之圍,而各種荒誕傳言則又增添了朱媺娖的神秘色彩。

這讓不少百姓都暗自決定,回頭要在家裡立個坤興公主的報恩牌,時時祈福。

···

進入揚州城後,朱媺娖御駕落在知府衙門當中。

明朝速來有官不休衙的規矩,但揚州的商賈士紳卻是時有善款捐獻,讓揚州知府衙門看著還不錯。

各建築自然是規規矩矩,並不逾制,只不過是各處都修繕得很完好罷了,不像大多數明朝地方官衙,破破爛爛的。

暫時在知府衙門安頓下來後,朱媺娖並沒有過問揚州的民生事務。

於她而言,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處理軍務。

邊防軍、禁衛軍雖然前滅了此番來攻打揚州的數萬八旗軍,但並沒能全殲各部清軍。

至於被殲滅的是哪些清軍,逃跑的又是哪些清軍——邊防軍中的北鎮撫司錦衣衛正在對俘虜進行審訊,相信很快情報就能匯總到她這邊。

在此期間,戍衛府衙的御林軍將士來報,說淮揚總督衛胤文求見。

朱媺娖聽了這才想到之前還有個衛胤文沒問話。

正好無事,便傳其進來。

“臣衛胤文參見監國千歲!”

見到朱媺娖後,衛胤文很乾脆地行跪拜大禮。

“平身。”

“謝監國。”

待起來後,衛胤文卻見朱媺娖望著他一時不說話,不禁忐忑起來。

卻不知朱媺娖正在聽郝光明念與他相關的資料。

“關於衛胤文此人,並不算曆史名人。

根據我所查到的資料,他是陝西韓城人,崇禎四年二甲進士,後入翰林院供職。

先後歷任侍讀、編修、庶吉士,也即是主要負責給皇帝解讀經籍、草擬詔書。

北京城破時,他尋機逃了出來,來到南京,走通馬士英的門路,成為了高傑部的監軍。

後高傑身死,江北其餘三鎮與弘光朝廷中樞都想爭奪其部兵馬。

馬士英便讓王永吉為防河軍務總督,主負責黃河以南的河南、鳳陽府、廬州府區域。

又給衛胤文加兵部侍郎銜領淮揚總督,主要負責淮安、揚州兩府軍務,實際是想掌控高傑部兵馬。

可不論從歷史上,還是如今的結果看,衛胤文顯然都沒能完成這一任務。

這其中固然有史可法在高傑身死後舉措失當,致使高傑部人心崩散的緣故,但也說明衛胤文在掌軍方面才能並不突出。

至少現在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