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朱媺娖讓禁衛軍先行入城。

主要是淨街,既將百姓驅離朱媺娖要經過的揚州城主街道。

至於說像許多電視劇中那樣,主君出行,無數百姓站在街邊夾道圍觀、參拜,相隔不過十幾步,甚至是幾步,是根本不可能的的。

君主真這樣出行的話,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徒刺殺。

所以,一般君主出行都會先派出軍隊淨街。

即便是讓百姓觀看、參拜,也至少隔著一箭之地,不可能讓百姓們靠到十幾步內。

揚州城目前剛經過戰亂,人心不穩,朱媺娖進城就更需要淨街了。

趁著這個功夫,朱媺娖才讓一眾揚州城的文官上前來自我介紹。

卻並非是從史可法、衛胤文這樣的督師高官開始,而是從最低階的綠袍小官開始。

反正只是讓他們自我介紹下,朱媺娖也無需說什麼,花費不了多少時間。

到最後只剩下應廷吉、衛胤文、史可法三人。

“微臣應廷吉,原為江北屯田道御使,現兼任史督師軍中監紀。”

無論是屯田道、還是軍中監紀,都屬於監察御史的差遣,屬於品級低卻權利頗大的官。

朱媺娖看著應廷吉微微點頭,耳中卻在聽郝光明念著剛才查到的相關資料。

“應廷吉,字棐臣,浙江鄞縣人,天啟七年進士。

曾任碭山知縣,淮安府推官,福建巡按。精通天文算學,尤善勾股之論,足智多謀。

歷史上,揚州被圍後,就在清軍攻城的前一天夜晚,奉史可法之命縋城而出,求援兵,集糧餉。

可惜揚州城五天不到就被攻破了,且揚州周圍的官軍得知清軍南下,不是望風而逃,就是乾脆降了清,應廷吉也只能成為僥倖逃過揚州大屠殺的一個倖存者。

他後來還寫了一本名為《青磷屑》的書,詳述記載了史可法經營江北,為協調諸軍鎮、守揚州所做的努力。

相較於外界因史可法身殞揚州、壯烈殉國,而視其為南明脊樑、抗清英雄、抗清名將。

在應廷吉的《青磷屑》史可法十分真實,就是一個因為時勢突然變化,驟然被推到風口浪尖,卻才不配位的普通人。

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的見識,史可法甚至還不如一普通低階軍官。”

朱媺娖聽著郝光明的話微微點頭,便問:“聽聞你精通天文數學?尤善勾股?”

應廷吉聽了詫異,顯然是沒想到朱媺娖竟然知道這事。

隨即答道:“不敢說精通,只是懂些皮毛而已。”

朱媺娖也不知道應廷吉究竟是謙遜還是確實自覺懂得不多,便勉勵道:“數學亦是國家所需之大道,你若於此有天賦,日後當精研之,若有成就,本宮必不吝封賞。”

聽見這話,不僅是應廷吉詫異,就連旁邊史可法、衛胤文都感到驚訝。

明末學術文化思想雖然頗為開放,但儒學四書五經之外的其他學問仍被視為小道、雜學,只配做讀書人學習四書五經之餘的興趣愛好。

朱媺娖卻在廣眾之下,說數學是國家所需要的大道,還向應廷吉允諾封官,這顯然是在向外界釋放一個訊號。

她朱媺娖,大明監國,極可能是未來的大明女帝,很重視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