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下意識地只是單膝跪地。

“末將昨夜謀劃不力,請豫王降罪責罰!”

昨日還心情很好,說要請李成棟等人吃飯的多鐸此刻卻是神情陰鷙。

他大馬金刀地坐在帥坐上,俯視著下方,陰沉沉地道:“降罪責罰?有用嗎?能輕而易舉攻下揚州的機會就這麼讓你們給浪費了!”

李成棟不再說話。

他請罪只是表個態,並非真認為自己犯了錯——昨夜之事明顯是李棲鳳、高鳳歧等人謀劃不力,為明軍察覺,被逼得提前出城。

整件事前後不足半個時辰。

這麼短的時間,他們根本難察覺城內變故,來不及接應,更別說趁機攻下揚州城了。

果然,多鐸從帥位上走下來,站到李棲鳳、高鳳歧面前,道:“此番罪責主要在你們倆,說吧,你們可有將功補過之策?”

李棲鳳、高鳳歧對視了眼,皆是無言。

最後還是高鳳歧試探著道:“下官願再去城下陳說厲害,勸降史可法。”

“此前你在城內都沒能勸降得了他,如今再去能有用?”多鐸嗤笑一聲,隨即卻話語一轉,“也罷,本王就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此次勸降要是不成,等到下午攻城時你們麾下的幾千人便作為先登吧。”

聽見這話,李棲鳳忍不住道:“下午就攻城?”

多鐸道:“我們的紅夷大炮昨夜已運到,既有大炮相助,不盡快攻下揚州城,難道留著過年嗎?”

說到最後,多鐸語氣森冷,明顯已露出殺意。

在他看來,這些投降的明軍若不堪用,還是早點殺掉比較好,省得浪費軍中糧餉。

李棲鳳、高鳳歧不敢再多說,應了聲是,起身站到了大帳靠門的地方。

隨即多鐸抵達揚州的首次軍議才開始。

說是軍議,其實大概攻城方略多鐸早就與旗人將領們商量好了,李成棟等大明降將過來只有聽令的份兒。

而清軍對攻城方略也很簡單——主攻北面,其餘三面則是佯攻,以分散明軍兵力,防止明軍突圍為任務。

先期,清軍只出動孔有德部的二十門紅夷大炮及其他火炮轟擊城牆及城內建築,攻城則由李成棟等降軍負責,等試探出了守城明軍的實力,再出動八旗大軍,一舉攻破揚州。

李成棟、楊承祖等降將聽了都不禁腹誹:什麼叫等我們試探出了明軍實力?有李棲鳳、高鳳歧在,城中明軍實力不早就說了個清清楚楚嗎?

這麼安排,分明是想讓他們這些降軍當炮灰消耗明軍實力啊。

即便是明白多鐸此番軍事安排的險惡用意,心中腹誹不已,眾降將卻無一個敢提出異議。

別看如今這揚州城外,大明降軍多達八九萬,比滿蒙漢八旗軍還要多出好幾千。

可若是雙方打起來,八旗軍只需出一兩萬兵馬,便能打得他們大敗而逃,甚至逃都逃不了。

因為此番八旗軍不僅騎兵眾多,更有耿仲明所率領的精銳水師在側,無論是地上,還是水裡,都叫你無處可逃···

眼見這次軍議就要結束,外面卻有人大聲道:“啟稟大將軍,李成棟總兵麾下探馬來報,言南方發現大股明軍向揚州挺進!”

多鐸聽了不在意的一笑,道:“多半是那黃得功的兵馬了···李成棟,你能擋住他嗎?”

李成棟想了想黃得功所部兵馬的戰鬥力,當即從心地道:“末將麾下兵馬數量、戰力皆不如黃得功,恐難抵擋。”

“真是個慫貨。”多鐸淡淡罵了一句,然後就道:“那你先回去設法遲滯其部兵馬,待本王派遣八旗大軍前往攻其側翼,定能一戰克之!

到時候,臨陣斬了黃得功,而後拿著黃得功的頭顱到揚州城下勸降,應該就能讓那史可法降了。

他不就是個督師麼,投降我大清的督師早就有了,他並非第一個,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