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已五十四歲,頭髮花白,身材中等,相貌平平。

他正緊鎖著眉頭思考,聽了朱由崧的話便道:“陛下,臣以為袁季通(袁繼鹹字)絕非拿國事開玩笑之人。”

朱由崧又期盼著道:“那會不會是袁繼鹹聽信謠言,才誤報此事?

說我那侄女在四川監國就算了,還說什麼率十萬大軍趨武昌,擊敗了左良玉,這如何可能?”

顯然,到了這一刻,朱由崧仍不願相信朱媺娖在四川監國之事,更不願相信左良玉為朱媺娖率軍擊敗的事。

左良玉雖然是他坐上皇位後提防的第一大軍閥,可再提防,此前左良玉也是認可他這個皇帝的,接受了他的冊封,勉強算是朝廷在湖北抵禦順軍的屏障。

而那坤興公主卻是崇禎女兒,又自認監國,對他皇位的威脅絕對遠超左良玉。

所以,看袁繼鹹奏報說,聽聞坤興公主在四川監國,擊敗張獻忠,又率軍東至武昌擊敗左良玉,朱由崧是真不願相信。

馬士英道:“陛下,袁季通乃是有名的清廉能臣,崇禎十年任湖廣參議時還曾大破老回回、革裡眼等流寇。

其人絕非那等輕信謠言之人,若非已得實證,絕不會向朝廷上奏此等事。”

“可是,你們不都說左良玉有八十萬大軍嗎?怎會被我侄女率十萬人擊敗?”朱由崧露出不解之色。

他覺得八十萬人被十萬人擊敗太離譜了。

絕對是假的。

馬士英無奈暗歎一聲,道:“陛下,自古以來勝敗都並非以兵力多寡決定,況且那左良玉雖號稱有八十萬大軍,可實際能有四十萬兵就不錯了。

據說其麾下多是烏合之眾,倘若那坤興公主麾下有數萬精銳,擊破左良玉亦非不可能。”

“如此說來,這訊息可能是真的?”朱由崧聲音都乾澀了。

“應該就是真的。”

聽馬士英這麼說,朱由崧想了想,手指、嘴唇都不禁微微顫抖起來。

原地緩緩走了一圈,就不禁像看救命稻草一般看向馬士英,道:“元輔,當初是你幫朕坐上皇位的,如今可不能拋棄朕呀!”

“陛下鎮定!”馬士英緊皺著眉頭,提高了聲音,“此事尚未完全確定真假且不說,即便是真的,陛下又如何會被威脅到?

那坤興以女子之身監國,名不正言不順,縱有大軍扶持,又如何能與陛下爭正統?

更不必說,陛下同樣是有大軍扶持的——黃得功、劉良左、劉澤清、高傑餘部,這江北四鎮不僅兵力雄厚,戰力也是不俗。

有他們在,陛下何必畏懼一小女子?

何況那坤興算起來應是陛下未出五服的侄女吧?焉知她不是率軍東下來扶持陛下的?

說不定她見到陛下便會請退監國名號,將大軍交予朝廷呢?”

越聽馬士英說,朱由崧眼中的光便越亮,神情也由緊張、懼怕轉變成了振奮、喜悅。

等到最後,朱由崧仍是接話道:“對對對,元輔說得對。我那侄女畢竟只是女子,怎麼會與我爭皇位呢?

況且如今大明宗室凋零,江山也丟失近半,她定是來保扶朕的。對,一定是這樣!”

馬士英見朱由崧全無主見,被他三言兩語就轉變了想法,既感到得意、滿意,卻又莫名生氣,有種怒其不爭的感覺。

可謂心情複雜。

想了想,他又道:“臣所料不錯,袁季通後面必然還會繼續奏報此事。

雖然還不知坤興公主率軍擊敗左良玉的詳情,可朝廷確需早做準備。

臣以為當調遣黃得功、黃斐往江上游截擊坤興公主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