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幾年都無法適應新的科考規則、內容,那便活該被淘汰。

···

在朱媺娖等人於“朝堂”中議論著國家大事,以及將要進行的某些改革時,小的變化其實已經出現在監國府治下的方方面面。

這其中,又以軍事方面的改變最為明顯和劇烈。

因為軍事容不得妥協。

夔州府。

達州。

城外大營,李定國的大帳中。

馬乾皺眉道:“李總兵,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這些人都是桀驁不馴之輩,逼迫太過,恐怕會直接跳反。”

李定國神色淡然,道:“沒什麼不好的,他們若敢跳反,直接鎮壓就是了。

況且這是監國府軍務處的命令,成都各部也都是這麼整訓過的,夔州這些人若想繼續當官軍,就沒理由例外。”

馬乾不說話了。

成都進行的軍隊大整編他確實有所瞭解,監國府軍務處的命令文書他也看過了,另外還從按察使張繼孟的書信中側面瞭解這事。

所以,這確實不是李定國肆意妄為。

儘管他心裡還對李定國這個張獻忠養子有所提防,但此時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點頭道:“也罷,那本官就配合李總兵盡力辦好此事。”

李定國聞言露出笑容,抱拳道:“多謝。”

馬乾擺手,“你我同為監國效力,何必言謝。”

次日,馬乾便以按察使司僉事、代理川東鎮守參政的名義,向夔州各地官軍發文,讓這些官軍來達州會師。

早前張獻忠勢大時,曾逼得搖晃十三家名義上歸降,那時官軍幾乎沒有容身之處。

整個夔州府明面上只剩達州一座孤城。

但並非說大明官軍都被消滅了。

事實上,張獻忠大軍攻入夔州時,絕大多數官軍都是望風而降,而後躲進了崇山峻嶺之中。

這些官軍都是出身本地,又在夔州、保寧府東部與搖黃十三家的匪寇“糜戰”數年,早已對各處地理熟悉無比,往山裡面一藏,張獻忠的人一時根本找不到。

何況,張獻忠當時就是奔著重慶、成都去的,也就沒管這些望風逃了的官軍。

等到張獻忠於成都城外大敗,孫可望回到重慶收縮兵力,這些官軍便又都冒了出來,收復多座空了的城池,以為戰功。

所以,等李定國來到時,夔州府甚至明面上已經重新歸屬大明。

因為各州縣城池都是被官軍收復並駐守著的。

但搖黃十三家依舊活動頻繁,與這些地方官軍們像以前那樣鬥得有來有回。

李定國看得清楚,這種情況下,他想要剿滅搖黃十三家,只能依賴本地官軍。

否則,全靠他所帶的兵馬,單是摸清楚搖黃十三家的情況,就需要很長時間。

但本地官軍大多軍紀敗壞,與匪寇無異,更與搖黃十三家多有勾結,已經不堪用。

所以他要用這些人,就必須狠狠整頓一番。

甚至藉機除掉那些早已成為軍閥的官軍將領。

不過,他作為以前的大西軍將領,又是從成都領兵而來的大將,很難取得這些本地官軍的信任,才讓馬乾發問召集這些地方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