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鱗長答道:“目前鋼鐵產量是足夠的,但如果兵工廠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各個鐵廠就必須也增加鋼鐵產量才行。”

朱媺娖道:“本宮還是那句話,接下來相當一段時間,我們的鋼鐵產量都會處於短缺狀態。

所以,監國府下所掌控的鐵廠鋼鐵產量能增加多少,就讓他們增加多少。

兵工廠這邊也是,要繼續增加燧發槍和板甲的生產規模。

要是以現在這個產量, 禁衛軍、邊防軍想要列裝燧發槍, 都得等好幾年後了。”

“臣明白。”

視察完兵工廠離開時, 朱媺娖又問:“劉協理可知道成都哪裡有造船廠?”

劉鱗長聽了一愣,隨即道:“成都雖然有不少河流,但都不甚寬闊,哪裡有什麼造船廠?倒是能造尋常舟船的作坊有幾家。”

一般造東西的地方,規模足夠大的才能稱廠,小的只能叫作坊。

“那四川境內總有能造戰船的地方吧?”朱媺娖又問。

劉鱗長道:“是有,但最大的三家都在重慶府,剩餘如順慶、瀘州、敘州、夔州也都有造戰船的船廠。

不過,此前張獻忠兵圍成都,本就帶了一批戰船過來。

張可望逃往重慶時只帶走了部分,剩餘的前段時間也都調給曾英了,監國為何會此時想起造戰船呢?”

朱媺娖一笑道:“並非是造普通戰船,而是鐵甲蒸汽輪船。”

鐵甲蒸汽輪船?

劉鱗長聽了疑惑。

他自問也算是博古通今了,輪船之名自是聽過,實際就是如今已經見不到的車船。

可鐵甲蒸汽輪船他卻從未聽聞過,也難以透過名字想象出其樣式。

‘難不成是後世的戰船?但但後世的戰船我們現在能造出來嗎?’

朱媺娖已經離開,劉鱗長只能把這疑問壓在心裡。

···

離開兵工廠後,朱媺娖順便到附近的邊防軍第五鎮分營駐地看了看。

邊防軍第五鎮目前還沒有安排主將,暫時由一名出自馬科麾下的參將署理軍鎮事務。

之所以從中分出一營兵馬安排在這裡,是為了負責兵工廠的安全。

畢竟兵工廠如今生產的光明式燧發槍及碎髮短手銃算是軍事機密了,要防止洩露出去。

下午,回到成都城內,朱媺娖便招來方正化,問:“此前本宮讓招些能工巧匠,如今招募多少人了?”

方正化答道:“回稟殿下,已招募了三十人。”

朱媺娖聽了微微點頭,“蜀王府內原本就有二十幾名不錯的工匠吧?應該夠用了。對了,招募的人中有識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