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礦務治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媺娖微笑著迎上劉鱗長的目光,問:“劉協理以為後世人不知道為子孫謀嗎?又或者以為本宮是個目光短淺之人?”
“臣不敢。”
不敢,不是沒有。
另一邊的郝光明又偷笑了。
朱媺娖道:“劉協理且先起來聽本宮把話說完,如何?”
劉鱗長是實心進諫,並非是為邀名,聞言就站了起來。
旁邊李巖見他不利索,還扶了一把。
透過剛才的事, 李巖對這位做了二十幾年大明官員的前輩可以說好感大大提升,甚至有些敬佩。
朱媺娖道:“鐵廠官營確實會迅速壯大,對鐵礦消耗也必然比如今更快,更別說本宮還準備拿後世的技術來提高官營鐵廠的生產效率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官營鐵廠會一直消耗大明的鐵礦——待平了天下,有了條件,我大明完全可以在境外其他國家開採鐵礦,甚至是興辦鐵廠。
那樣一來,我大明鋼鐵行業既可以一直保持迅速發展的勢頭,又能儲存國內礦產,留給子孫。
如此,劉協理應該不會再說官營鐵廠遺禍子孫了吧?”
說到最後,朱媺娖嘴角的笑容很明顯。
因為劉鱗長乃至李巖,臉色都頗為精彩。
“怎能···怎能這樣?”劉鱗長帶著驚訝喃喃道,“我大明乃禮儀之邦,怎麼可以為本國之利去遺禍他國呢?”
郝光明聽了這話暗暗搖頭,心想這劉鱗長到底還是儒學教出來的,多少有點受到毒害了。
朱媺娖則問:“如果這個他國是北蒙和東虜呢?”
劉鱗長皺眉道:“東虜本是我大明之民,東虜之地原也是我大明所有,遺禍他們和遺禍大明有何區別?
至於北蒙,恕臣無知,這草原上有鐵礦?”
這話讓朱媺娖和郝光明都有點無語——草原上不僅有鐵礦,還多著呢。
朱媺娖索性看向李巖, 道:“劉協理不知道, 但李督理看過那些後世相關的影片,應該知道一些事吧?
後世我神州因錯過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軍備遠落後與他國,遭受四方蠻夷欺辱壓迫。
如倭國這樣離我們近的,區區一島國,卻大舉入侵,妄圖蛇吞我神州。
而西方諸國,因本土在萬里之外,一時無法佔領我神州,卻逼迫我們簽訂諸多恥辱條約。
其中除了要割地賠款外,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在我神州大地的採礦權,以及開採其他資源的權利。
這些國家能如此待我們,我們為何不能如此待他們?!”
說到最後,朱媺娖想到了她所瞭解的那些蠻夷欺壓中華的後世之事,話語中不僅帶上了火氣,氣勢也變得頗為逼人。
劉鱗長其實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總懷疑朱媺娖去的並非後世,而是仙界。
可現在聽朱媺娖這麼說,才意識到她去的可能真是後世。
並且這個後世歷史中,神州還被四方蠻夷欺辱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