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承業並未表示出來,而是開始翻看經書,每一部都看的非常仔細。

而覺遠並沒有陪著楊承業,而是自顧自的拿著經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漸漸的,楊承業沉浸在了書裡,儒釋道,雖然側重不同, 修行的方式不同,但是最後都是殊途同歸,都是修煉心靈,以提高心靈境界。

“嗯?”

“看來這小子真是來看經書的?”

三樓,兩個老僧盤膝坐在蒲團上,一個健壯的老僧用傳音入密對旁邊顯得瘦高、同樣一把年紀的老僧說道。

“管他是不是真來看經書的,只要他不來三樓就行。”

偏瘦的僧人說道, “我看這小子年紀輕輕的, 氣息悠長, 內力雄渾,也不知道是誰能教出這麼傑出的弟子。”

“是啊!”

健壯老僧也感嘆道,“我們少林武功大多由外而內,修煉本就緩慢,難以出現這樣傑出的弟子。”

如楊承業這般的少年英傑,他們羨慕不已,卻又羨慕不來,少林武功由外而內雖然根基紮實,但是進度卻是緩慢,但是一但達到內外兼修,同時增長,那麼也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手。

接下來兩天,楊承業就泡在藏經閣,期間觀看了許多佛經,對修煉之路更加清晰, 同時也對佛家經義有了很深的瞭解。

當楊承業翻看經書之時,心裡還在思考上一本經書的內容, 心思沉浸在書裡, 情緒並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沒有引起別人的察覺。

只是可惜,這整整一層全部都是佛家經書,講述的都是佛理,沒有一部武功秘籍,更別說是《易筋經》了。

在《天龍》中,遊坦之是偶然間得到《易筋經》同時又是偶然間修煉成功。

但是在修煉期間卻吸收了冰蠶的寒氣,以至於修煉成的是變異易筋經。

在少林寺大戰中,遊坦之與慕容復二人聯手對抗蕭峰,被蕭峰擊敗,同時易筋經也被少林寺收回。

遊坦之僅憑《易筋經》就成為丐幫幫主,雖然其中是有心人的推動,但是也能預見《易筋經》的神奇之處。

楊承業看著二樓,暗道:“難道是在上面一層?”

楊承業想著便踏上二樓樓梯,上到藏經閣二樓。

二樓同樣是許多經書,書山書海,看的人頭皮發麻。

楊承業隨便拿起一部經書看了起來,果然二樓和一樓的經書其實不同的。

一層都是普通經書,而二層卻是武功秘籍,由淺到深,如同少林長拳、羅漢拳、伏虎拳、金剛掌、金剛指等等。

但是就是沒有找到《易筋經》之類高深的武學經典。

對於這些普通的武學,楊承業並不感興趣,武功在精不在多,只要將一門高深武學修煉到至高境界,也是非常有威力的。

更何況楊承業已經有了《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就更加看不上這些了。

“大哥,你上二樓也不打聲招呼,害得我好找。”

不知何時,覺遠已經來到楊承業身後。

楊承業放下手中的經書,對覺遠說道:“小弟,實不相瞞,為兄由於練功的原因,以至於差點兒走火入魔,如果不是丐幫朋友相助,恐怕你我兄弟早已天人永隔了。”

“這次上少林除了找你之外,同時還要借少林寺的易筋經一觀。”

聞言,覺遠頓時一驚,問道:“為何會如此?”

楊承業將黃裳給自己灌注功力的事的對覺遠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老師給為兄灌注功力之後便元壽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