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院大門,是一個小廣場,廣場上三三兩兩的學員站在一起談論著詩詞歌賦,有些還爭的面紅耳赤。

“楊公子你這麼快就來了?”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

楊承業扭頭看去,竟然是納蘭嫣然與王允,還有劉璽。

而這說話之人正是王允,至於納蘭嫣然卻眼神複雜的看著楊承業。

劉璽還是那個樣子,嘴角上咧,彷彿感覺自己高不可攀一般。

楊承業笑了笑,說道:“原來是王公子、納蘭小姐、劉公子,在下今日是前來報道的。”

王允說道:“家父一整天都在唸道你,你來了就好,快去報道吧,然後我們一起前往群英樓,今日有一場別開生面的鬥詩大會。”

楊承業迷惑道:“什麼鬥詩大會?”

王允神秘一笑,說道:“楊公子去了便知!”

楊承業拱了拱手,說道:“那在下先告辭了。”

按照王允的指點,楊承業很快就找到了王伯陵的辦公場所,是一間碩大的,裝扮的古香古色,擺滿許多書籍的房間。

看到楊承業到來,王伯陵急忙欣喜地迎了上來。

“學生見過王院主!”

楊承業微微欠身行禮。

“哎呀,承業吶,老夫還以為你忘了我們的約定呢!”

王伯陵興奮地拉著楊承業的手,說道:“來了就好,快坐!”

王伯陵說完與楊承業在桌旁相對而坐。

王伯陵一邊泡茶,一邊對楊承業說道:“老夫先給你介紹一下我們書院的歷史,我們書院…………”

講起書院的歷史,王伯陵真可謂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滿面紅光,而且言語間還非常的自豪。

王伯陵足足講了一個時辰才停了下來,接著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我們書院聘請了許多在文學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文壇大豪,他們每天都會開講授課,你可以隨便去聽。”

此時楊承業終於瞭解了四海書院的規矩,那就是沒有規矩,每天都有人在授課,學生們可以隨便去聽,也可以盡情的去玩耍,只要你在畢業之時成績合格,四海書院就會根據你成績的好壞推薦官職。

當然,若是成績不合格的可以繼續復讀,也可以退學。

而四海書院的收費也是相當的高,每人每年光學費就要上千兩銀子,畢竟能進入四海書院的都是非富即貴的子弟。

而那些窮人家的子弟根本就沒有資格進入,只能辛辛苦苦十年寒窗,或成為一名舉人,或名落孫山。

楊承業進入四海書院是免費的,而且可以對書院提任何的要求,書院都會盡力去滿足。

楊承業與王伯陵足足聊了兩個時辰才告辭離開,並且王伯陵還批准了楊承業請假三個月的請求。

當楊承業來到書院門外之時,王允三人還在等著他,王允與納蘭嫣然還好,而劉璽卻已經等的不耐煩了。

楊承業剛到,劉璽就說道:“快走吧,鬥詩大會已經開始了。”

群英樓就是一座酒樓,乍一聽還以為是聚集英雄豪傑的地方,實則不然。

群英樓是無數名人騷客,文人雅士所喜歡的酒樓。

群英樓高達五層,呈塔形,在西湖的另一邊,距離四海不遠,站在最高層,一邊可以遍覽西湖美景,一邊可以看到皇宮,美景盡收眼底。

群英樓一層就是普通的酒館,接待的都是一些販夫走卒,馬腳車伕。

二層接待的是一些商賈,是他們談生意的場所。

三層接待的是一些官宦子弟。

四層接待的就是那些文人雅士,談酒論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