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還遠。

秦川一般,只關注於當下。

又要奔走了。

如果說,從村子的山溝裡,來到縣城,還算是在自己的家鄉之中,那麼這一次,就是真的背井離鄉。

所以,當大家一起上路的時候,剛走出城門的秦川,便回頭望著城牆。

故土啊!

算起來,這應該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真正意義上的!

而這個時候,縣令武申胥也帶著一行人前來送別。

當然,武申胥並不是來送秦川一個人的。

唐鶴、姜雨初,還有鎮妖司的人,還帶著關押李明山、秦三笑的兩輛囚車,另外還有馬車,不過那是秦川為嫂嫂沈青姿置辦的。

武申胥這個縣令,想來也從唐鶴那裡,知道了即將撤離的訊息,不免有些惆悵,昨晚唐鶴告辭之後,便去了縣衙,和武申胥肯定還有事情交待或者商談。

在一一告別之時,武申胥來到了秦川身前,見秦川猶自望著城牆,便說道:“秦先生還是第一次離鄉吧?”

“啊……”

秦川的‘不’字被他自己硬生生嚥了回去,其實他想說不是第一次了,畢竟這裡才是他的第二故鄉,可他是穿越者的身份,自然不能說,否則太過奇談不說,還容易嚇到別人。

或者,招惹更多的麻煩!

於是秦川便乾脆一副十分感慨的樣子答道:“是啊,初次離鄉,還不知能不能回來,讓縣令見笑了!”

“此情此景,不捨也正常。”

唐鶴見了,連忙過來說道:“不如秦先生再賦詩一首,讓武縣令刻在城樓上,等到他日旁人離去,見到此詩,也有個感慨抒發情緒的方向。”

他是怕秦川又改變主意,就故意轉移秦川的注意力,讓秦川去寫詩。

“是呀秦先生!”

武申胥說道:“家鄉將淪陷,若能留下詩作一首,也能是一個念想了。”

唐鶴和武申胥都這樣說了,秦川便略微一思考,然後拿出了大夢春秋筆。

“我去拿紙來!”武申胥大喜。

秦川卻說道:“不必了。”

他走到城牆之前,看到牆壁上有這戰鬥的痕跡,也有一些人胡亂塗鴉的,便一念花開,步步生蓮,踏著文運蓮花直上,來到十米城牆處,直接對著城牆運筆。

八尺書生手中筆,那是文人的刀!

隨著秦川身上文運才氣湧現,大夢春秋筆一筆一畫宛如鐵畫銀鉤般深深刻在了城牆之上。

“渡遠陽城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一詩寫完,秦川想了想,還是厚著臉皮,在後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