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蜀漢君臣(第2/4頁)
章節報錯
劉備曾率軍走陳倉道和秦軍交戰,屢戰不勝,只能在漢中屯駐大軍以防禦為主。
沔陽除了距離儻駱道有些偏遠之外,能以最快的速度封堵其他幾條穀道,便於行軍。於是南鄭附近屯田開墾,沔陽屯駐大軍,互為犄角。
“陛下,丞相雲鶴傳書!”
大將姜維一身戎裝,前來沔陽城內的行宮大殿求見劉備。
說是行宮,實際上沔陽主要是軍堡,城內的行宮大殿也十分的簡單樸素,沒有什麼奢華的裝飾。
劉備在大殿內不斷的處理著從蜀中傳來的各種軍政要務。
蜀中留守的是蔣琬,大事小事都能梳理的井井有條,劉備只要時不時的審閱一番即可,漢中的政務,則由馬良輔助。
需要劉備親自處理的事情並不多,他主要是需要對這些軍政要務有所瞭解。
“是伯約啊,快快進來!”
劉備的長相氣質給人一種寬厚的感覺,
但實際上,劉備的性格作風就像是軍中的老兵,不乏暴烈衝動。
後世流傳已久的張飛鞭笞督郵,實際上是劉備所為。
他遇到上司的打壓欺辱,選擇釋放怒火,一次衝動便荒廢了好幾年的成長時間。
都說劉備是大後期英雄,實際上劉備早年若是能成熟一些,手段能婉轉柔和一番,那他以縣尉的身份起家,崛起一方不是難事。
不斷的轉戰四方,他的性格佔了一部分原因。不過也正是有了那些磨鍊挫折,才有了以後百折不撓,五十餘歲依然不改
此時的劉備,當年的衝動已經被壓在內心深處,但還沒有完全的改變,那種讓人如沐春風,讓人不自覺的放鬆情緒的風采氣度。
在看到姜維前來後,劉備面上不由自主的便浮現出笑容,連忙放下手中的奏疏,招呼對方進來。
姜維,蜀漢最後一位大將軍。
和諸葛亮一樣為了蜀漢鞠躬盡瘁,在劉禪投降之後還不忘想盡辦法挽天傾。
蜀漢君臣,除了極少部分人之外,基本上都同心同德,為了振興大漢而努力。和曹魏君臣的權謀、東吳君臣的內鬥有著明顯區別。
神州世界中,能讓歷史上的那些舊部再次來投的開國君主,也就劉秀和劉備了。
嬴政和劉徹不算……嬴政繼承了秦國曆代基業,劉徹不是開國君主。秦漢的名臣名將投奔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自身魅力,而是下意識的習慣。
相對應的,劉備在降臨之後,看了蜀漢的史書,也是心緒無比複雜。
尤其是在看到諸葛亮屢次北伐耗盡心力,星落五丈原,姜維為了大漢赤心一片最終殉國後,更是把姜維看做真正的心腹。
在他心中僅次於關張趙和諸葛亮。
這樣的有能力的忠臣,若是不重用那就是傻子。
姜維進來後,將手中的書信奉上。
他說道:“陛下,丞相在襄陽已經仿造出飛舟,特意施展雲鶴傳書之法送來製作流程,還有針對飛舟而創出的流風回雲法陣……”
劉備立刻拿起書信看了一眼,笑道:“孔明果然是智深如海。”
吳用在漢中放出流言,但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放出的流言竟然是真的,諸葛亮在得到飛舟的殘骸後,以最快的時間研究出了仿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