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蜀漢君臣(第1/4頁)
章節報錯
“不錯,我派人放出流言,以免秦軍拖延時間,秦軍早進漢中一天,我軍就能早一天得到擊敗漢軍的機會!”
吳用解釋道。
楊大眼臉色變幻,
他雖然也在催促秦軍早日出兵,但心中也知道秦軍的確需要一定時間熟悉飛舟,吳用用流言這麼一刺激,秦軍是被刺激的要出兵了,但他也被牽連其中。
為了防備飛舟出現問題,楊大眼勢必要和對方一起南下。
除了輔助秦軍操縱飛舟外,秦軍也是為了防備萬一,
例如夏軍心懷不軌讓飛舟出現意外,王翦所部大軍被扔到漢中沒辦法回來……王翦所部肩負著秦國南面的整條防線。一旦大軍潰敗,蜀漢大軍便能直指咸陽。
這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
以王翦謹慎穩重的性格,就算要出兵,也要帶上夏軍杜絕一切隱患。
“你這一下把秦軍刺激的不輕,王翦已經有意出兵了!”
楊大眼神色複雜的說道:“不過我也被牽扯其中,必須輔助秦軍操縱飛舟一起南下!我若是不答應王翦的條件,對方必然會懷疑我軍另有用心……”
說好的只是押送飛舟就能立下大功呢?
楊大眼在來之前,以為自己得到了陛下的看重,此行只要把飛舟送到王翦手中,就能穩穩的立下功勞。
沒想到,現在還要跟著秦軍一起南下。
吳用也有些驚愕,不過他很快就平復了情緒,明白了秦國的擔憂,說道:“楊將軍和秦軍一起南下也不妨事,有飛舟在手,我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會出現意外!”
楊大眼嘿然,開始利用傳音法壇和咸陽的裴矩交流。
結果裴矩的想法和吳用一樣,都以為楊大眼應該走這一趟。
楊大眼聽罷,也只能答應。
……
漢中,沔陽。
蜀漢大軍正屯駐此地,劉備統帥全軍在此坐鎮。
這裡西方不遠便是入蜀第一關的陽平關,西北則是進入武都、隴西的祁山大道,北方則是陳倉道、褒斜道的關口。
所以蜀漢在這裡屯駐大軍防備秦軍南下。
漢中和關中隴西有好幾條通道,最左側也是最寬敞的便是祁山道,源世界歷史中諸葛亮北伐最喜歡走的便是這條路。道路比較寬敞。
便於運送糧草,但也有缺點,便是這條路太長只能攻略隴西等地。無法直接進入關中。
其次便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子午道因為魏延而名留青史,但這條路太過狹窄險要,若是有人信了魏延的邪敢走這條路,那下場必然是全軍覆沒。
明末時的高闖王,走了這條路最後全軍被堵在穀道內被生擒,千刀萬剮……
其他三條通道都可以行走兵馬。無論是諸葛亮北伐,還是曹爽進攻蜀漢,都在這幾條古道中行軍。
在神州世界,原本狹窄的通道擴大可以容納數萬大軍通行,
但相對應的,穀道的長度也延長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