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最後,朱元璋的目光鋒芒畢露。

朱標、李文忠還有殿內的張煌言、楊士奇,只看到了明軍剛剛結束大戰,暫時無力出動大軍,再加上客觀情況,只能坐視淮軍擴張。

朱元璋同樣知道這點。

他也知道在淮軍南下的時候,短時間內明軍很難出手給他們找麻煩。

所以他直接換了個思路。

淮軍大軍南下對付東吳孫氏,代表短時間內不會出兵金陵,劉裕家底比他更薄,結束大戰後短時間內也不會對外出兵。

所以,金陵雖然四面八方都是敵人,但這些敵人因為各種原因都不會嚮明軍出手。

這就是機會!

一個全力出手,打破周圍勢力封鎖,迅速壯大自身的機會!

被朱元璋當做目標的,便是金陵西南方向的東晉。此時常遇春為了防備淮軍走當塗威脅金陵,所以已經出兵。

他再親自領兵出征,和常遇春聯手,晉軍豈能是他們君臣的對手?不需要動用全部兵力,只需要抽調明軍的精銳即可,所需要耗費的糧草,也能透過就糧於敵的辦法解決……

在徐達常遇春率軍出征之前。

他朱元璋也是一個帶兵的好手,只是後來當了皇帝,不能動輒親征,所以才把領兵的機會給了徐達、常遇春等人。

若論統御能力,朱元璋比徐、常、傅更強。在歷史上能排在最前列。

源世界教員曾說過,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這個評價不好說,因為劉秀的領兵能力同樣不弱。

這主要是看戰績給出的評價,畢竟李唐能得天下,李世民能佔據百分之七十甚至八十的功勞。

而朱元璋在打敗陳友諒之後,基本上就不親征了,所以奪取天下的功勞中,他表現的沒有李世民出色。

李世民的領兵能力和李靖相差彷彿。

朱元璋差了一點點,但也是僅次於孫吳韓白、衛霍李嶽的層次,若是把他和歷史名將相比,絕對是天境的武將。

王景這些年不斷的學習和增強自身,除了實力之外,帶兵能力遠不如對方。

常遇春以勇猛無敵著稱,同樣是天境猛將。此時實力還未恢復到巔峰,但也是戰場無敵。

一個統御能力幾乎頂級的統帥、君主,加上戰場無敵的猛將。

這個組合,幾乎能擊敗絕大部分的勢力。

東晉也不例外。

即便東晉一方有謝玄、陶侃。也是如此。

“父皇英明,孩兒明白!”

朱標說道。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根本沒有傳聞中的兇殘冷酷……

李文忠悄悄的看了朱元璋一眼,然後又看了朱標一眼。

也就是在自家兒子,尤其是太子朱標面前,朱元璋的心情才會如此舒暢。這一點,金陵的所有文武都明白。

更明白朱標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