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元璋定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孩兒來看,淮軍的確非常強大,是我軍未來的勁敵,若是可以的話,最好能聯絡陳霸先、劉裕、孫堅組成聯盟,效仿當年赤壁之戰,聯手覆滅南下的淮軍!”
“若是淮軍精銳覆滅,我軍可以直接渡江北上,攻佔揚州……”
“不過我軍剛剛結束大戰,需要時間整頓兵馬,而劉裕、陳霸先也不一定能和我們聯手,所以眼下我軍只能看著淮軍渡江,等到休整結束後再行出兵!”
朱標想了想說道。
他說的是明軍的現況,楊士奇、張煌言聽到這話,面上也露出贊同之色。
他們都是先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然後再想辦法解決敵人的心思。
明軍剛剛經歷大戰,這是事實。
兩軍廝殺,明軍前後一共折損了將近十萬的兵卒,還有大量的糧草兵仗,無論是損失的兵卒還是糧草輜重,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補充。
並且,朱元璋當初之所以能成就大業,不就是靠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真言麼。
在神州世界。
因為朱元璋的名聲和實力,低調的緩稱王是做不到了,但高築牆、廣積糧這六個字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朱元璋聽到這話,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文忠,你的意見呢?”
李文忠一直沉默,被朱元璋點到之後,說道:“臣以為,淮王既然敢率大軍南下,肯定做好了準備,東吳孫氏的精銳兵馬還在和蕭道成、劉鼻廝殺,精銳兵力在外,若是無法迅速將精銳集結,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潰敗!”
“一旦讓王景得到蘇常之地,再想將之擊敗就難了,所以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到淮軍主力渡江之後,派一支精銳渡江北上,聯合陳霸先向東威脅揚州!”
“揚州危急,淮軍必然軍心不穩……”
實際上,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文忠心中有些無奈。
明軍手中能打出去的牌太少了。
如果明軍東面沒有劉裕相隔,直接和蕭道成比鄰,那麼淮軍只要敢南下,明軍便會直接穿過蕭道成的地盤,聯手孫堅對付淮軍。
但中間有了劉宋勢力,他們想直接派兵也夠不著啊。
至於北上威脅揚州,對淮軍的威脅也沒有那麼大,畢竟淮軍一百多萬戰兵,還有龐大的衛所兵沒有動員,實力比明軍更強。
即便分出一大半精銳渡江南下,留守的兵馬也不容小視,明軍若是不出動全力,怕是很難攻下揚州。
所以李文忠的建議,也只是聽起來可行,但執行起來效果並不顯著的那種。
並非是李文忠無能,而是明軍和淮軍的情況就這樣,沒有什麼辦法彌補。
朱元璋哈哈一笑。
“文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你們要記住,爭霸天下最重要的是眼界,要知道能做什麼,要做什麼……”
“你們說的都不錯,但無論是坐視淮軍南下,還是派精銳北上攻打揚州,都不可取!”
“咱們現在兵力不如淮軍,等到淮軍吞併東吳,差距更大!所以淮軍在擴張的時候,我們也要迅速擴張,最好的辦法不是阻止淮軍,而是壯大自身!”
朱標眼神一動,頓時有所明悟。
他自身的能力很出眾,加上朱元璋降臨之前的磨鍊,讓他的能力和眼力更上一層,理解了朱元璋這話的含義。
此時。
朱元璋說著,大步走到了旁邊懸掛的地圖前,指了指應天府的西南。
“這裡,便是咱的目標!”
“在淮軍攻打東吳的時候,標兒你坐鎮金陵,咱親自領兵,先滅了司馬氏的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