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若以文章來看,楊縝當為魁首!”

沈翼只是想了一下,便第一個開口。

楊縝,號稱大明三大才子之一,文章尤為出眾,而像是岑文字、章惇、胡宗憲等人,他們或是文武雙全,能坐鎮一方,或是有宰相之才,內政才略出眾。

但論起錦繡文章,他們都無法和楊縝相比。

韓熙載點點頭,也說道:“臣也以為楊縝文才第一,不過我們科舉考的除了文采之外,更重要的是策論!在這方面,岑文字、章惇也有優勢!”

這次參加科舉的,一共四個歷史級人才。

眾人看了科舉的名單後,隨後也都透過檢視史書,知道了這幾個人的大致能力。

總的來說。

楊縝的文采天下少有,光是一首臨江仙,便足以傳世。不過他的內政軍略……這方面的能力看不出來,畢竟他被嘉靖帝貶斥雲貴數十年,根本沒有展現的機會。

岑文字和章惇,一個在李世民手下當過丞相,一個是北宋時期繞不過去的爭議性宰相,別的不說,能成為丞相,便已經展現了他們的能力。

畢竟唐宋時期的丞相,可沒有明末時候的大學士一樣貶值。

“步先生呢?”

王景的目光落在步騭身上。

步騭說道:“臣以為這幾位都有可能,不過臣更看好章惇……看了章惇的資訊,臣以為此人是天下少有的偉男子!”

謝晦和剩下的幾個人,這時候也說道:“臣以為步樞密所言極是……”

章惇,北宋名相!他沒有王安石、范仲淹那麼有名,不過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比他們少。

並且范仲淹、王安石都想著變法強國,最後卻一個個慘淡收場。

而章惇卻真的把新法強硬的推行,並且以此積蓄了雄厚的國力,指揮族兄章楶攻略西夏,連番大戰,把西夏打的一蹶不振,處於亡國邊緣。

還有攻打吐蕃,開拓西南……他的文治武功,比范仲淹、王安石更強。

不過他性格剛硬,過於驕傲,名聲遠不如他人,甚至在宋徽宗繼位後,被打入了奸臣一黨,還被宋高宗下令子孫永遠不得入仕。

王景看了章惇的資訊,也對他有著好感。

相對於岑文字的不顯山露水,還是章惇這種鋒芒必露,性格強硬的人才,更適合現在的淮軍。

“嗯……他們三人都不錯,無論誰是魁首,都能把科舉的名聲傳遍四方!”

王景說道。

四個人當中,胡宗憲沒有得到他們的評價,不是胡宗憲沒有能力,而是胡宗憲相對於章惇來說,能力比較重合,並且還不如章惇。

所以在討論魁首的時候,直接把他排除在外。

今天是第一場科舉。

透過的便是秀才,考的內容並不困難,只要在歷史上擁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基本上都能透過,即便是童生,也有不小的機會。

考試的時間過的很快。

到了第二天,考場的大門敞開,數千士子魚貫而出。

他們一個個神色疲憊,顯然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只有少部分人,精神奕奕,看起來沒有絲毫疲倦。

他們出來之後,有相熟的立刻討論起來,相互說著這次考試的內容,有面帶慶幸的,也有一臉沮喪的,各種神色都有。

在士子離開後,考場再次封閉。

數千份試卷被送到了王府,數十個官吏開始忙碌,汪廣洋親自坐鎮,開始閱卷。

第一場院試到第二場的鄉試,中間間隔了七天。

到第五天的時候,就要從數千份書卷中選出合格之人。

這次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