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科舉開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嗯,既然淮東已經掃平,那就讓他回來吧!”
王景淡淡道。
實際上唐勝宗在淮東的情況,每隔幾天都會送到泗洪,王景能看出來,唐勝宗在淮東的時候,剛開始還是穩紮穩打。
但麾下多了沈田子和張蠔之後,他就變得有些激進。
連番征戰,馬不停蹄,把麾下士卒的體力壓榨都比較狠,也導致了在廝殺的時候,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折損。
眼看淮軍就要開始擴軍。
他這是心中焦急,擔心在擴軍的時候無法及時返回,參與到這場官職升遷的機會。
透過這點,王景能看出來,唐勝宗的心態有些不夠穩定。
既然自己派他前去剿匪立功,就肯定是想著提拔他,就算他沒有及時的趕回來,自己也不會少了他的好處。
但唐勝宗過於患得患失,就算想到了這點,也忍不住胡思亂想。
這樣的心態,距離統帥大軍的大將,還差了不少。
這時候王景也意識到了。
為什麼唐勝宗追隨朱元璋的時間很早,自身也有統兵能力,卻始終沒有出眾的戰績,也沒有獨當一面的經歷。
他這樣的心態,只能充當大軍的副將。
王景看出了唐勝宗的缺陷,並沒有改變提拔對方的注意,不過心中對他的期望,肯定會降低許多。
未來若是需要派遣大將出徵,他的機會很小。
“王上,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科舉!臣已選定了科舉的日期,還請王上決斷!”
在軍務的事情說完後,沈翼上前一步,沉聲說道。
泗洪匯聚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從北面來的,還有從西面來的……項家軍、北魏軍治下都有許多士子前來應考。
從這點就能看出,項家軍和北魏軍並沒有真正的穩定內部。
他們治下的讀書人,也沒有把他們當成君主的意思。
畢竟,項羽的名聲但凡是讀書人都知道,誰也不想去投奔一個把官印盤出包漿也捨不得封賞臣下的君主。
並且項羽沒有大局觀是出了名的,有了這個缺陷,就算項羽的個人能力和統兵能力再強,也不會有讀書人看好。
“二月十五日開考……可以,那就在二月十五日,開始第一場院試!”
王景翻看了沈翼和汪廣洋送上來的細則,沒有意見。
沈翼和汪廣洋都是對科舉十分熟悉的老手。
梳理出來的綱要細則,面面俱到,沒有什麼破綻。
至於考場,在泗洪原來的軍營中修建了五千個座位,有充足的人力和物料,考場修建的十分迅速,可以容納泗洪的應考士子。
“臣明白,臣這就去張貼詔令……”
沈翼立刻說道。
淮軍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在,在外是曹景宗的歸附以及北面徐州可能帶來的威脅,對內就是擴軍和科舉。而科舉最為重要。
科舉取士,關係到未來淮軍的根基和官府的官職體系建立。
只要這一次成功舉辦,那麼下一次、下下一次的科舉就能水到渠成,給淮軍源源不斷的帶來各種人才。
“對了,舞弊的事情要嚴格防範,科舉乃是我軍根基,尤其是第一次科舉,許多世家豪族還有其他諸侯,都廣為關注!”
“要是辦的差了,便會貽笑大方!”
王景突然想到了作弊的事,連忙提醒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