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生養息就是讓淮軍的統治逐漸深入基層,把剛佔據土地徹底消化的過程,剛納入統治的一兩百萬百姓,只有和淮軍徹底融為一體才能成為王景征討四方的底蘊。

以此為基礎,再擴張軍隊,訓練士卒,為下一步出兵做準備。

汪廣洋所說的最後一步是合縱連橫。

顧名思義,便是讓淮軍在擴張的時候,儘可能的避免同時和多個諸侯交戰。

攻打侯景、楊行密的時候,主要是王景決斷迅速,直接讓羊侃率領一萬騎兵突擊,將楊行密的十萬大軍打崩。

如果沒有此戰,而是讓楊行密成功率領十萬大軍北上,和侯景相互呼應。

王景就等於同時面對三家諸侯的圍攻。

最後即便能勝,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以淮軍現在的實力,若是鋒芒必露對南方的眾多諸侯產生威脅,很容易被對方結盟圍攻。

楊廣便是如此。

他名聲太大,實力也足夠的強橫,所以在佔據了揚州高郵等地後,頓時面臨宇文化及、張士誠和北府軍的默契聯手。

“合縱連橫……南方眾多諸侯,那一路會願意和我結盟呢?”

王景追問道。

汪廣洋從高郵北上,不遠千里來到泗洪,路上經歷過眾多危險,他在路過其他諸侯勢力的時候, 也蒐集了對方許多訊息。

有了這些資訊,他早已胸有成竹, 不過他不是那種張揚的性格。十分的謙和。

“臣聽聞杜伏威佔據洪澤湖西口, 西有英布東有輔公佑, 兩面都是敵人,尤其是輔公佑和他乃是生死之敵, 王上若是派人和他結盟,許以攻滅輔公佑,他肯定會答應!”

“輔公佑此時盤踞金湖等地, 此地位於隋軍陳稜左翼,若能拿下此地,王上便可兩路出兵,擊敗陳稜進佔寶應……”

汪廣洋嘴上說自己不通戰略,實際上說起來頭頭是道, 並不輸給步騭。

當然他說的都是戰略, 如果真的讓他去帶兵, 汪廣洋肯定沒有這樣的能力。

寶應位於淮河以南, 高郵以北,是隋軍向北的前哨。

只有拿下此地, 淮軍才有順運河向南水陸並進的機會。

和杜伏威結盟,可以保證淮軍在南下的時候,不被更西面的鄧羌、英布干擾,把杜伏威當做西面的擋箭牌……類似當初的乞活軍。

等到佔據寶應之後,可以和張士誠、北府軍三方結盟, 共同對付楊廣。

四方諸侯夾擊。

就算楊廣一直保持前期英明的狀態,也肯定雙拳難敵四手,被四方聯手擊敗……

楊廣被擊敗後,淮軍自然而然就成了江淮之地最大的諸侯!

“先生之策, 深合我意啊!”

王景聽著對方不斷的敘述, 心中十分的滿意, 面上露出笑容。

沈翼、步騭在一旁也聽得微微點頭。

對於汪廣洋的十六字戰略, 以及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方針都十分的認可。

等到汪廣洋說完。

王景當即說道:“我軍剛攻下淮東之地,此地分為泗陽、沭陽、清河、山陽四府, 其中泗陽、沭陽知府之位空缺,兩地百廢待興,先生能者多勞,先代理兩府巡按,整頓兩地內政,如何?”

在淮王府的官職體系中,還沒有兩府巡按的官職。

這屬於臨時性差遣。權柄相當於泗陽、沭陽兩個府的知府,在沒有知府在位的情況下,全權負責兩府的政務。

“臣必不負王上厚遇!”

汪廣洋知道自己若是投奔淮王,待遇肯定不會低,但沒想到剛投奔,淮王就給他這樣的高官職位,以他的心態,也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