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大勢已成,洪澤以西怕是都要落入此人之手!”

戴友歸看了訊息後,也感嘆一聲。

周本、王茂章和李神符都是五代時期的名將,統兵謀略遠超常人。

他們的眼力也都不弱,都能看出王景在西面已經羽翼豐滿。

想要滅亡一個勢力,除非把對方扼殺在成長階段。

亦或者等對方人心混亂內部不穩的時候,才能將對方一舉擊潰。

如果勢力已經度過了成長階段,文臣武將羽翼豐滿,軍政體系也都完備,那麼想要將之擊潰難度就上升十倍不止。

因為軍政體系完善,代表勢力的韌性和氣數,都能承受一次或者幾次的失敗,人心不會那麼容易喪失。

楊行密雖然號稱吳王,但所佔據的地盤也不過是淮陰和淮安附近,軍政體系不缺,但沒有在這片區域徹底的紮根。

他的老巢在廬州,但降臨的時候卻來到了自己歷史上清口之戰大勝時的高光地界。

雖然手中有大軍,有文武臣子,但離開了老巢難免有些不穩。

比較起來,楊行密的根基甚至還沒有王景穩固。

也難怪楊行密在收到訊息後,會忍不住的嘆氣。

“大王不必擔心,依我看短時間內我軍和王景不會發生大戰,王景想要向東擴張,首當其衝的便是龐師古和侯景!”

“王景的兵馬和他們只隔了一條運河,和我軍則隔了整整一個洪澤湖……”

戴友歸安慰道。

袁襲聞言也點點頭,說道:“不錯,王景想要向東擴張,唯有前往宿遷……還有,臣建議我軍要調整一下擴張的方向!”

“這是為何?”

楊行密有些不解的問道。

王茂章和李神符雙眼閃了閃,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李神符忍不住的說道:“先生的意思,是是想把龐師古和侯景當做我們和王景之間的屏障?”

“不錯,既然王景勢大難治,就派人把王景的訊息傳到北面,就說王景麾下糧草多不勝數,並且有意跨過運河向東擴張!”

“龐師古和侯景肯定會對王景嚴加防備,把王景當做首要的敵人……”

袁襲解釋道。

楊行密這才明白,恍然的點點頭,他對於戰略和戰術不太擅長,歷史上和孫儒大戰屢戰屢敗,甚至老巢都被對方攻下了幾次。

在這方面,他比較倚重麾下的謀士和大將。

不過在他看來,身為人主只要能識人用人即可,自己的軍略不強也影響不了什麼。

戴有歸說道:“龐師古和侯景的騎兵厲害,我軍和他們正面對陣即便取勝也難以追擊,和他們糾纏到現在,也沒有將之剿滅!”

“如今王景出現的正是時候,我贊同袁兄的計劃,只要設法引起雙方的矛盾,我軍就可以專營一面,想辦法擊敗南面的隋軍!”

楊行密聽著兩個謀士不斷講述以後的戰略,不斷的點頭。

與此同時。

乞活軍所修築的城池當中。

看起來精氣神嚴重匱乏,一臉頹然的冉亮反手把探子傳過來的情報按在桌子上。

黃盛和張渾站在兩邊,都沉默著沒有說話。

如今的乞活軍,在和西面的項家軍交戰後,不斷的折損精銳,連連的後退。

如果不是東湖支援的糧草物資充足,乞活軍現在怕是連軍隊都維持不住。

原本將校和老兵還算充足的乞活軍,在連番折損之下,當初乞活軍的核心只剩下黃盛和張渾兩個老人。

黃盛能活下來,是因為他不帶兵,張渾能活下來是因為他要和東湖進行物資交接,都不需要和項家軍正面對陣。

但凡是和項家軍對陣的將校,都已經戰死。

項家軍的騎兵和步卒,都太過悍勇,而乞活軍老兵數量太少,正面對陣根本無法佔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