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陸此時有無數的生靈降臨,其中稱王稱霸的諸侯不知道有多少,在這裡沒有什麼緩稱王之說。

如楊行密在降臨之後便自稱吳王,蕭衍降臨之後也稱自己為皇帝。

所謂的緩稱王,是為了在諸侯混戰的時候降低其他勢力的關注,不斷的種田養兵,然後向四方擴張。

但眼下的神州大陸中,但凡是諸侯都在歷史上有名有姓。

他們的名字瞞不過精通史書的讀書人,想要依靠緩稱王來掩飾自身,根本不可能。

像是蕭衍,他就算不稱帝,只要自己的名字說出去,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歷史上的梁武帝。

在諸侯各自爭鋒的時候,肯定會先對付他這種名氣大的勢力。

不過。

這種情況適用於歷史上的眾多諸侯。

王景來自源世界,並非是虛幻萬界降臨的生靈,在歷史上沒有多少記載。緩稱王對他來說還是有些效果的。

先自稱為大將軍,或者大都督,可以稍稍降低其他勢力對他的重視。

“大將軍……自稱為大將軍,依舊是臣子的位格,怕是有些不妥!”

出乎王景預料的是,步騭皺眉想了一下,沒有贊同他。

“主公,如果是歷史上的某個王朝末年,群雄爭鋒時主公可以自稱為大將軍開府建牙,可以以此來收攏人心!”

“但眼下神州大陸群雄爭鋒,並沒有共主,主公若是自稱大將軍,以臣子的位格統御麾下,在別人看來,主公便是沒有爭霸天下的志向……”

“若是主公志向短淺,那些名臣大將,豈會主動投奔?”

步騭沉聲說道。

王景頓時沉吟起來,不得不說,步騭說的極有道理。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些不完善。

緩稱王,並不適合所有情況。

“你說的有道理,是我考慮不周,那就按照你的建議,直接稱王!”

王景對於好的建議,向來是來者不拒,當即改變了主意。

稱王,也好選擇一個好的王號。

不過從古至今,王號最為尊貴的便是秦晉等七國的封號,其次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封號,再次是一些小國的封號。

只是降臨神州大陸的無數生靈和勢力中,戰國七雄只怕都已經降臨。

若是選擇七國的封號,氣數會和這些國家有所牽扯。

如果不選擇以古國為封號,那就要自創王號了。

歷史上有許多的自創王號,如掃地王、混天王等,這些都屬於草頭王,但凡是以這些王號自稱的勢力,在讀書人眼中就是亂賊,屬於草臺班子。

但凡勢力當中有一個讀書人,也不會用草頭王的王號!

選擇以什麼王號令麾下,不是一件小事。

王景只是做出了稱王的決定,稱王便代表著建國和建立完善的官吏和軍隊體系,這些都需要慢慢的梳理。

等回到泗洪和眾多謀士研究參詳仔細後,再施行也不遲。

數日後。

水陸大軍開始沿著沱湖北上,或由水陸或由陸地返回東湖和泗洪。

至於五河之地也需要大將鎮守。

此地瀕臨淮河,南面便是九江王英布的地盤,此時鄧羌所率領的大軍已經和英布廝殺起來,無暇對北面產生威脅。

但等到他們分出勝負,肯定會把視線放到淮北五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