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美食和洛凡的臭豆腐一樣,非常的簡單,也難怪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搞定。

以黃豆與粘米浸泡後磨漿,在音符形鐵提子或鐵瓢中盛漿,先放入油鍋中略微定型之後拿出,趁著漿液還沒有完全熟透,往其中包酸菜、辣椒、豆腐乾或肉爛,當然也有不包的,然後放回油鍋之中。

此時,油粑粑會自動脫離模具,等到在沸油中炸至兩面金黃後,撈出濾去多餘的油脂,就可以食用了。

這道小吃吃起來油香豆香四溢,酥脆、爽口,老少咸宜,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配著粉面或者甜酒之類的飲品吃,有著其獨特的味道。

只是不知道願意第一個交卷的人,有著什麼樣的實力,洛凡也期待著評委給出這次比賽的第一個評分。

評委們也對本次比賽呈上來的第一道小吃的味道,迫不及待的就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入嘴裡。

和其他的店不同,這家店並沒有用什麼高大上的食材,就連把的也是最簡單的鹽辣椒和酸蘿蔔,兩種味道加上原味,每一個評委的碗中剛好是三個油粑粑。

金黃酥脆的外皮,配合上軟綿的內裡,雖然只有淡淡的鹽味,但是吃起來卻異常的香,這時候要是能夠配上一碗米粉,別提能有多美了。

其他兩種和原味的味道也差不多,只是稍微有一點餡料的鹹鮮的味道,是難得的小**品。

最後五名評委分別給出了9.12、9.15、9.18、9.16、9.14的成績,平均分是9.15分。由於沒有對比,所以也不知道這個分數到底是高還是低。

主廚向評委鞠了一個躬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廚臺前,洛凡這才發現,這個主廚居然和自己一樣,是獨身一人參加的比賽。

雖然洛凡身邊還有兩人,但是他們兩個完全是來打醬油的,約等於就是洛凡一個人。

看著第一道菜品出爐了,兩人也是著急了起來,看自己老闆,怎麼一點要出手的意思。

王三斤催促道:“老闆,已經過了半個小時了,而且第一道菜也上去了,我們是不是也要動手了。”

洛凡只平淡的回了他們一個“不急”,就繼續觀看起了別的參賽選手的作品。

這時候一個做桐葉粑粑的廚臺引起了洛凡的注意,一股桐葉混合著茼蒿的清香從蒸籠裡不斷的向四周散發著香氣。

桐葉粑粑,又叫做蒿菜粑,是一種非常特色的傳統小吃,以前主要在中元節與中秋節時吃,後由於科技的進步,平時也能夠吃到這一道獨特的美食。

將新鮮的茼蒿洗淨,用開水燙一下,放入涼水裡泡上幾個小時,中間換幾次水,直到把茼蒿的苦味泡去,撈出瀝乾水。

然後將準備好的茼蒿和糯米粉加適量水混合揉成團,中間包入合適的餡料後用洗淨的桐葉包好上鍋蒸,蒸熟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餡料沒有特別的講究,紅糖白糖或者鹹口的菜都行,吃起來滿口都是糯米和桐葉的清香,配上紮實的內餡,給人一種非常滿足的感覺。

從主廚這邊並沒有炒料來看,對方大機率包的是以糖、花生、芝麻等材料做成的糖餡,卻不知道味道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