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洛凡的臭豆腐,前面有過多次描寫,這一次就不再贅述,在眾人眼裡,這是一道靠著獨特的香味做宣傳殺出重圍的黑馬美食。

燒餅也是我國非常常見的一道美食,其精髓在於麵糰中加入的油酥,有了油酥的幫助,看上去薄薄的一層餅皮,卻是很多層融合在一起的酥皮,吃起來香酥不膩。

在同樣厚度的餅皮裡,所能夠製作的酥皮層數越多,代表著師傅的手藝越好,傳說中厲害的師傅甚至能在不足半厘米的餅皮上疊出千層之多。

劉記的燒餅則是在經過特殊手法加工過的麵糰包入提前調製好的餡料,先經過簡單的油炸,然後過濾出多餘的油脂,放入特製的火爐內進行復烤而成。

這樣做出的燒餅,不僅僅一點沒有油炸食品的油膩,但是又兼具油炸的口感,配合著爆汁的肉餡,吃起來給人不一樣的滿足感。

至於醋蘿蔔,首先要往洗淨的瓷壇裡面倒入些自制的剁辣椒、切得細碎的蒜或姜和適量的陳醋,然後將提前切好的白蘿蔔薄片或長條加入其中,醃製半個月以上就可以食用了。

當然這樣醃製出來的醋蘿蔔是陳醋一般的黑褐色,為了讓醋蘿蔔更加好看,有些人會在瓷壇里加入適量的品紅溶液,這樣醃製出來的醋蘿蔔就是粉紅色,煞是好看。

至於冰糖醋蘿蔔,則是在醃製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冰糖,同時將陳醋換成了白醋,這樣醃製出來的蘿蔔,吃起來香甜可口中帶著一絲絲酸味,不管是直接吃還是拌上特製的油辣椒,都是人間美味。

這五份各不相同的小吃就這樣擺在了評委的桌上,讓兩位評委,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從何下手。

春風似乎也感受了賽場內壓抑的氣氛,變得沉重了起來,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猶豫了一下,張明旭率先選擇了洛凡的臭豆腐,他早就被洛凡的臭豆腐香到了,聞了一晚上早就好奇到底是什麼味道,奈何作為評委他不好下場,現在總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吃了。

而且,這五人裡面,也就洛凡一個人是新人,其他四道小吃張明旭都吃過了,自然沒有洛凡的臭豆腐來得好奇了。

美食圈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在場的各位除了洛凡可以說都是熟人,對於彼此的實力都有一定的瞭解,唯一存疑的也就是洛凡的一凡臭豆腐而已。

尤其是,現場還有一個老字號“老金臭豆腐”,老金臭豆腐甚至於還打了五折都沒能競爭過洛凡。

大家都非常的好奇,洛凡的臭豆腐憑什麼能夠碾壓老金臭豆腐登上前五。

和張明旭一樣,劉楚德也選擇了從臭豆腐開始品嚐,他也同樣對這個新人的作品很是好奇。

只不過兩人對洛凡都非常的看好,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野廚子,實在是難以讓人相信他的實力。

眾所周知,廚師是一個非常需要積累的職業,由小及大,完全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算再天才的廚師,也不可能那麼憑空冒出來,都有一段學習的時期。

或許這家臭豆腐就是憑藉著這股神奇的味道吸引的顧客吧,其實吃起來很是一般,甚至還比不上老金臭豆腐。

怪只怪自己的定的規則對於這種能夠奪人眼球的小吃太有利,或許把營業的天數增加,這種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小吃就會落敗。

不過按照色香味的評判標準,香自然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這個臭豆腐只要不是特別的難吃,都不至於被刷下去。

當然,兩人也不可能會懷疑洛凡的臭豆腐做手腳了,畢竟以兩人的美食素養,這個臭豆腐是不是正常發酵的一聞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