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蒙古的選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人什麼也不選,投降才是他們的最愛。
自己憑什麼要為他人當擋箭牌啊?
沒有任何一個蒙古王公覺得自己的部族、子民、牛羊、財產完蛋之後,被他掩護著的諸多其他部落王公能對他進行豐厚的補償,至少補償掉他之前的損失……
沒人會這麼天真的。
所以他們只有投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畢竟滿清為他們劃了區域,每個旗的牧民都只能在範圍內放牧,各旗王公牧民視邊境為國界,不經允許,想帶著家當往北逃都難。
現在一樣的抉擇也來到了漠南西部各部王公們的面前了。
他們跪的更輕鬆更迅速,因為有了’前輩’們的例子在,因為有了科爾沁的例子在。
科爾沁與滿清是什麼關係啊,那可是關係最密切的存在。
連科爾沁都跪了,他們這時候跪下又有什麼呢?
趙大王連八旗都沒怎麼著——雖然有訊息說沒了鐵桿莊稼後的八旗,很多人家的日子過的都挺慘的,但這關他們蒙古啥事啊。
趙大王也沒對蒙古下辣手的道理麼。
滿清此前也沒有拿撤旗化縣來嚇唬蒙古,應該是腦子僵化了,一直都玩改土歸流的滿清,在一鴉之前,真心沒有把眼睛瞄向漠南漠北。
所以內心中也全然沒有這點危機感的漠南西部蒙古王公們,趕在福康安敗退長安之前,向趙亮獻上了自己卑微的膝蓋。
然後大群的蒙古王公在陳軍及地方官府的護送下進抵了王都陳州。
這一群體不止包括了漠南西部的王公,還有東部地區的蒙古王公。甚至還有幾個來探路的漠北蒙古王公。
後者也是非常乖覺的。
他們的整體實力更差,因為生存環境惡劣麼,整個漠北蒙古的人口早就不足百萬了!
漠南都跪了,他們還想翻天,想屁吃呢。
雖然內部不乏一些自認為天高皇帝遠的,我直管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的人。
但隨著滿清霸權的褪去,漠北各部各旗之間迅速出現的紛爭和矛盾,這就不免叫一些有識之士感到憂心忡忡。
因為這種局面若長久以往的下去,那就等於是戰爭必將爆發!
而漠北蒙古如果你殺我我殺他的大殺一通,即便最後出現了一個霸主又能如何?實力本就不如人,大殺一通後人丁更少——殺死一個成年的人丁只需要一刀一箭,可想要養成一個成年的人丁,卻至少要十七八年啊。
更別說現在的天下早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天下了,現在打仗講的是槍炮。
北邊的布里亞特蒙古的際遇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這次南來的漠北蒙古王公們,有真正的聰明人,有中間派人,也有自認實力微薄,眼看漠北就要亂起來,急需尋找一靠山的人。
當然,肯定也有那野心不死的人。
與滿清規定死了的入關線路不同,趙亮並沒有限制蒙古王公們的入關線路,也沒有規定他們只能湊成群的來陳州,這都是蒙古人習慣使然。
被滿清約束慣了,趙亮倒是給他們放開限制了,可他們也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