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乾隆的憂慮(第1/2頁)
章節報錯
圓明園的瑰麗也不能中和掉乾隆心中的怒火。當然,更多的還有他心裡的不甘和怨恨!
康麻子廢了半生的心血才搞出了御稻種,從生長週期到品質和產量,御稻種都能稱得上是一種很不錯的水稻。而這也一直以來都是大青果對外宣揚的光點之一,是他們愛新覺羅家愛民愛農的一再好不過的表證。
可現在隨著所謂的‘金種子’出世,御稻種還算個屁啊?
甚至乾隆寧願這世間沒有什麼御稻種,因為這樣就也省略了這組對比了。
現在世間有了金種子,那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必然會有許多人把金種子與御稻種拿來對比,
最後的結論是怎樣的,如此的結論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乾隆想想就心底發冷。
而且他內心中更多的還有不忿和怨恨。
作為一個‘博學’的皇帝,乾隆雖然不是農業上的專家,可對改良糧種的難度還是十分清楚的。以康麻子的身份,都要歷經半生之功才能拿出一個御稻,區區趙家,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拿出一如此優秀的糧種呢?
畝產五石上下,這是完完全全的吊打和碾壓。
乾隆一開始根本不相信趙家良種的,以為是無稽之談,以為是趙家在忽悠人玩的,直到越來越多的訊息送到他手中,直到穆哈託‘捨身保國’的訊息送到了京城,他這才明白原來高產小麥乃是真的。
那個時候已經有些晚了,畝產五石的資料已經在中原傳揚開了。
乾隆才不相信什麼上天賜福庇佑,上天便是真要降福那也只會降落到他的頭上。乾隆他只覺得內裡必有大量的機巧,那趙亮本身就是一個極賦機巧的人麼。
所以他心中尤其的憤怒。
自己最崇拜的爺爺,半生之功才搞出了一個御稻種,趙家又才發跡幾天?
他們能調動多大資源?
結果就已然搞出了畝產五石的金種子了,這叫乾隆怎麼可能不去羨慕嫉妒恨?
但木已成舟,事已至此,再多的怨恨也只是敗犬之吠,是無能狂怒。
乾隆雖然後世落的名聲譭譽參半,但就本人的政治素養而言,那也是皇帝中的第一流人物。
你可以抨擊他的很多施政方針,很多政治行為,以及個人的奢靡愛好等等,但你並不能藉此就全面的否定這麼個人。
乾隆在意識到畝產五石的金種子是真的這一事實後,就立刻想到了後果。
隨後粘杆處送來的密報也驗證了他的擔憂。
趙家各地的徵兵站里人滿為患。
數以萬計的青壯勞力等著參軍,等著為老趙家拼死賣命,如此才好叫家中儘早的得到金種子。
而民間百姓都如此反應了,逆賊軍中會是如何情況,乾隆想都能想得到。
那些逆賊的戰力本就比官軍強,現在豈不是更強了?
這要再跟朝廷大打出手,官軍豈不是更加不是對手?
“新軍,新軍!”
這種情況下乾隆發現自己最有成算的法子似就是新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