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兩日我看你始終鬱鬱不樂,看了眼下的這一幕後你還覺得為父的選擇是錯的嗎?”
陳爍不說話,表情很有些複雜。
“當今天下局勢就猶如當年明清交際之時。大青果雖坐擁大半天下,然後橫空出世的大陳如攔腰一刀,狠狠的砍在了正中間。
江南嶺南湖廣川蜀便是再富裕,那裡的糧食銀餉也萬難運抵京城。
都不用看明年,只看今歲,京城便會錢糧大匱。
彼時與前明崇禎朝何其相似?”當時的江南也是富裕的很吶,但是朝廷根本收不上錢,再多的繁華又有鳥用?
陳家可是陳貞慧的後人,對於當年的情形,他們有著不同於尋常人的認知。
“除了趙陳這一心腹之患,大青果還有白蓮教人馬於背後興風作浪。川蜀陝南不寧,江南稅賦西輸道路被斷,西南無用也。
如此的江南數省雖豪富,然南兵素不以戰力著稱;西北各省兵馬雖強健,無糧無響,亦無力可施。
大青果豈能不危?”
陳棠覺得自己的這番分析已經很鞭辟入裡了,可是老頭子根本不聽。
認為清廷錢糧雖然匱乏,但直隸、河東、關中等省,皆非不毛之地,南方各省亦都有忠臣在位——大清是八旗的天下,各地督撫中多有旗人,再加上將軍坐鎮,這等人在此為難之際必不會自顧己身苟全性命,或是如漢末諸侯那般野心大炙,而必然會繼續效忠大清效忠朝廷,積極組織新軍編練新軍,如此南北夾擊,大清依舊大有可為的。
陳棠還能說什麼呢?
他覺得老頭子真應該出來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現在百姓是多麼支援趙陳。
那趙家本來還漂浮不定的根基現在一下子變得瓷實的不能再瓷實。
有這等民心在握,他覺得趙家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而且這訊息很快就會傳到了外地,尤其是關中河東等地,只不過現在還都是小道訊息。但早晚有一天會人盡皆知,到時候老百姓又會怎麼想?
誰不想種一年的地收兩三年的糧食啊?
到時候那一切都會變成大勢所趨的。
陳玄策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已經要烏三娘所屬全力以赴的去宣揚了。
但眼下還是十八世紀晚期,資訊傳播速度遠不如前世。
所以還記不得!
“是時候把皖北拿下了。 ”
趙亮雖然知道試驗田的風潮還沒有徹底的席捲皖北大地,但他覺得皖北這個熟透了的桃子,現在已經是時候摘取了。
沒必要再磨磨唧唧的。
那些個州縣的滿清官員們現在怕都已經絕望透頂,都這麼長時間了,滿清還沒有往江北派來一兵一卒,顯然乾隆已經放棄他們了不是?
這一點各地的鄉紳明白的更早,也行動的更早。
“告訴趙寶、邢成德,讓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沿著沙潁河,一路沿著澮河,將潁州、鳳陽、泗州拿下,其他幾地讓彭炳康自己去打!”
拿下安慶後彭炳康已經盤踞那一帶有些日子了,兵力也從一開始的一個師五千人膨脹到現在的三個師一萬多人(一個整編師兩個守備師)。
拿下廬州、六安、塗州等地絕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