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淮河一線洪水滔滔,但齊魯的乾旱卻絲毫不見減緩。

國泰被濟南府突然發出的蝗災搞得滿頭包。

雖然他很心疼,卻也只能從自己腰包掏出銀子來購買‘高價’糧食,填補空蕩蕩的常平倉等,甚至是各地的義倉,好來抑制糧價,好叫受災的濟南百姓們能消消氣。

但這根本不能消除這場突發的蝗災,或者說是蝗災背後的旱災所帶來的的影響。

別的不說,蝗災起來的時候正是夏收之前,這場大旱波及了大半個齊魯,其他地方的百姓沒有遭了蝗災的濟南府百姓損失慘重,但夏收也大受影響的。

清廷雖然又是下旨免稅,又是調集錢糧賑濟,然後這都要入秋了,天上還不見雨水落下,這秋收也要沒指望了。

蝗災是隻影響了濟南府,旱災影響的卻是大半個齊魯。這事兒絕不是齊魯自身能d的住的。

國泰必須把這事兒弄個明明白白,他可不敢相信底下的官員,所以他不僅從濟南城裡出來了,還從濟南府中出來了。

梁行舟盯著國泰的行蹤好久了。

“這狗官是終於來了。”

泰安府外,小百名漢子埋伏在道路兩旁,每個人都披著土黃色斗篷,不經意細看的話,那跟地面還真沒絲毫的區別。

梁行舟悄悄收回瞭望遠鏡,另一隻手摸著雙管手銃,他已經很久沒有親自出馬了。

可這一次他要行刺的是堂堂一省巡撫,露一回面也是應該的不是?

當然,更重要的是,上頭有話,國泰要傷而不死。因為滿清有這樣的狗官,對他們是有弊無害的,天底下的官兒全都是這般的貪婪無德才好呢。

梁行舟很認同這一條。

如果天底下的官兒都跟錢灃那種人一樣,他這輩子都沒希望再‘正大光明’的。

所以國泰這樣的官兒,越多越好,官兒越大越好。

那每一個人都是稀世珍寶,傷了就好,決不能真打死的。

今天梁行舟坐鎮於此,做大的目的就是把握‘分寸’。

泰安府的知府大人帶著一干士紳屬官已經在城外十里恭候國泰多時了,結果,結果他等來的卻是一大噩耗。

巡撫大人遭遇襲殺,賊匪有上百人之多。

所有人聽了都懵逼。

上百人之多?他們是誰啊?

這都已經不是單純的‘遇刺’了,而是真正的襲殺。

賊人這是想要光明正大的襲殺大青果一省封疆大吏,這簡直是荒唐,簡直是匪夷所思。

不止泰安府的一眾官員士紳們聽了傻逼,訊息傳回濟南後,泉城上上下下的官僚也全傻逼了。

並且這一傻逼之旅還是一直流到了京城。

乾隆是怎麼氣惱的已經不多說了,先下令河督阿克登代理齊魯巡撫,然後和珅快馬加鞭的去了齊魯。

他要來替國泰擦屁股。

河西的事兒還沒個結果呢。

剛帶兵趕到河西的福康安就把李侍堯給參,說他一味的待在大後方,美其名審查同黨,實則是避戰畏戰,如此延誤戰機,才使得河西民亂愈發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