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亮輕鬆的說話一點都不能寬慰到和珅。
“賢弟有所不知。那群逆賊藏的忒深了?數年來朝廷花費了無數銀兩,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也沒能抓到他們的絲毫線索。這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若不能斬草除根,早晚必生大亂。”
趙亮心底裡給和珅豎起了大拇指?真和致齋真是好眼光。可面上還自擺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來。“致齋兄也太言過其實了吧。我大清今國富民強?天下淨平,正值盛世啊。”
趙亮這是一種很從眾的說法。
打康麻子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到乾小四的:“比年以來西域大奏膚功,國家勢當全盛”?“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滿清的幾人皇帝對‘盛世’這倆字很有一番自己的建樹。
於是臣子們也有樣學樣,乾隆平大小和卓之亂後?于敏中就賦詩稱頌乾隆:“覲光揚烈,繼祖宗未經之宏規;轢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
這“盛世”?“全盛”等詞彙經常的在我大青果臣民之口中出現?並在乾隆一朝的社會輿論中徹底形成了“盛世”意識。“康乾盛世”的這種歷史記憶也在官方和民間逐漸成形,被文人學士們廣泛接受……
但實際上呢?
呵呵。
和珅繼續搖頭,“如今國庫中倒也有些銀兩,但年後皇上南下,沿途耗費不小,還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呢。而這天下靖平麼……”
等什麼時候把‘皇漢’連根拔起了後再說吧。
反正他是一想到明年的萬壽慶典,心裡頭就替福隆安悲哀。這位內心裡怕是更窩火吧。
他自己的老丈人親手把他推進了火坑裡,真是要被坑死了。
“若是朝廷錢糧有虧,致齋兄把這銀元一事獻上去,可解朝廷一時之憂,那不功勞更大了?”
趙亮一臉喜色的道。
用實際行動充分表明了自己對麻煩事得不稀罕。
和珅聽得一樂,也不知道是趙亮的話把他逗樂了,還是他被趙亮的態度給逗樂了。
“託你趙廣明的福,哥哥我這功勞已經夠大的了。”暫時的,和珅真不需要啥個功勞。橫豎又升不升官?
那于敏中才六十多歲,看樣子還能再幹三五年沒有問題。
而福隆安、永貴、袁守侗、梁國治,這四個壓在他上頭的軍機大臣,他一個也超不過去。
哪怕他立下了再多再大的功勞也不行。
“倒是要辜負賢弟一片心意嘍……”和珅為趙亮解釋了一番軍機處的排名後,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