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來自科舉世家的蔑視(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垣請趙亮向和珅說和此事,作為交易的代價,海豐吳氏會在大清河入海口的豐國鎮和蘇南蘇北兩淮地界,為趙亮大開方便之門。
海豐就是後世的無棣,位於齊魯最東北靠著海的武定府境內,大清河的入海口所在的利津縣,距離海豐也就咫尺之遙。
以吳家現今在武定府的份量,說為其大開方便之門,那就真的是大開方便之門。
一個祖孫數代人都是一二品大員的簪纓之族,族中還有多個其他品級官員,那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
別看吳垣兄弟都在為下一代人的後繼乏力趕到憂心,但吳家在武定府的地位那是固若金湯。
之前趙亮一使人去豐國鎮購買場地,吳家人就得到了訊息。
因為豐國鎮是鹽場所在,也是吳家的錢財主要來源,那裡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吳家人的眼睛。
可千萬別以為吳家自詡是耕讀傳家,他們就真是耕讀世家了。
那扯淡呢。
說個不好聽的話,武定府的知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來海豐吳家拜訪。不然,惹惱了吳家人,你知府老爺也難安安穩穩的幹不下。
只是先前時候吳家人根本不把趙家放在眼裡,也就不以為意了。
但是等到牛痘的橫空出世,別說吳垣要對趙亮上心了,就是遠在兩淮的吳壇也對之上心了。
如此的柳氏使人在淮揚一帶籌措船隊的事兒就也上了吳壇的案頭。
作為一個打按察使開始就在兩淮任職的封疆大吏,從按察使升布政使再升巡撫的吳壇,對兩淮地區的掌控不要太嚴實了。
之前是不查所以不知道,現在想知道了,那就根本瞞不住他。
然後倆兄弟交換了情報,所有的事情吳垣就全知道了。
用一個幾乎不需要付出實際價值的許諾,就換取了一個‘另謀生路’的機會,吳垣很划算的。這個問題只在於他願不願意去開這個口,而不是他許諾的事情他會不會做到。
老家武定府就不說了,就說兩淮那裡,他兄弟還能駁了他的面子不成?當初他可也是為吳壇的前途做過犧牲的,哪怕是被迫犧牲呢。
哥倆的感情擺在這兒呢,叫吳壇在那邊漏個口風,推趙家一把,咋啦?
趙亮這邊笑的牙發子都露出來了。
這真的太叫他高興了。
吳垣在刑法上的專業能力是早就被人認可的,把他調去刑部,那是在為英廉送去一員大將。至於說吳垣在刑部發展幾年後會威脅到英廉的權利,那也大可不必擔心。
英廉現在是戶部尚書,他還想兼管刑部事物幾年啊?
這對趙亮根本就毫無壓力麼。
這場交易,對於吳垣來說是輕而易舉? 而對於趙亮? 那如何又不是手到擒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