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本就不是事。

事實就跟趙亮嘀咕的一樣,朱濆就是沒有官場上的照應,如果他有人在背後撐著腰,就運糧食等事兒,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計的。

現在朱濆忽的跟趙亮搭上了關係,起點打著趙亮的招牌真的給朱濆的船幫撐起了一片天。現在的朱濆已經不僅在運糧食了,他還運起了茶葉。

這東西比起絲綢布匹、瓷器鹽糖等的利潤更大。

前文已經說了麼。

滿清為了保障自身的稅收,規定閩地的茶葉不準走海路運抵廣州,必須一路轉運一路交錢的走內陸水運,然後使得閩地的茶葉成本紛紛暴漲。

而現在朱濆忽的走海路來‘光明正大’的運輸茶葉,他要還不賺錢,那就沒天理了。

並且朱濆在官面上的勢力也叫閩地沿海的許多大小船商看的眼紅不已,直接聯絡軍機處,有這樣強的官面力量罩著,朱濆簡直是抱上了聚寶盆啊。

一時間朱濆多了許多的敵人也多了許多的朋友,不少海運商船加入了朱濆的船幫來。

官面上的照應足夠了,朱濆的船幫就是做起‘正規’的海運買賣,那也是大把大把的賺取著銀子。

原因很簡單,少了許多貪官汙吏的剝削啊。

所以朱濆現在不得不來見趙亮了,因為他現在真是害怕了。

再這麼下去,怕是很快他手下的‘兄弟’就要超過兩千人了。且這還不包括船廠那班子。

朱濆覺得自己必須跟趙亮這個幕後的大東家好好的談一談了。

不然再這麼‘漫無邊際’的發展下去,那會觸及更多更大的大海商們的利益,迎來大海商們的敵視的,日後一遭出事兒,可就是萬劫不復之地。

倒不一定是造反,朱濆可從沒想過造反的。

歷史上的他扯旗造反,也完全是被清廷逼的走投無路了。

現在他大把的銀子賺著,好好地日子過著,腦殘了才會想去當反賊。

可是他的認知又告訴他,當自己真的阻擋了很多很多人的財路之後,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能幹出常人所不能幹出的事情來的。

須知道大海之上是沒有法律可言的,他們雖然是海商,但搖身一變也能是海匪……

這些疑問在朱濆此前的信中都有所表達,而趙亮自己也沒想明白,怎麼朱濆的實力就能發展的這麼迅速這麼快捷?

所以日後朱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什麼,他也沒譜。

他對海商海運的事情瞭解更少啊。

“你說我該怎麼回他?”

柳氏已經醒了,想要起身,被趙亮摟著不能動彈,然後聽了一耳朵的朱濆和船運。

聽得她眼珠子都紅了。

“那麼賺錢?”還那麼容易?

“當然賺錢。不說運茶葉這種違製品了,就是隻管運糧食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了。”誰叫閩地自古山多地少,一直就缺糧呢。

朱濆在跟趙亮搭上關係之前,就靠著販運糧食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