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最終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才開始的景文帝到最後的建元帝,賈瑜一共在五位皇帝的身邊打過工,稱得上是五朝元老,端的德高望重,門生故吏遍佈朝野上下,可他一生只收過兩個親傳弟子,一個是病死任上後被朝廷追封為恩德侯加太子太師的賈蘭,另一個就是永樂帝陳熾了,那麼為什麼說他門生遍佈朝野上下呢?因為每一次的會試都是他主持的,他是歷屆貢士們的座上師。
另外,他還是大梁皇家軍事學院的副院長(院長則由歷代的皇帝們擔任)、是國防科技學院的一級教授,每到九月份的畢業季,他都會以國防部部長、公安部部長(兼)、國民警衛隊局長(兼)、五星上將的身份出席現場,為結業的年輕軍官們依次戴上一槓一星的(成績優異和在校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學員授中尉或者上尉銜)肩章,再贈予他們一枚紀念勳章以及一柄隨身佩劍,囑咐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上任後盡職盡責守護好一方百姓的平安。
對於賈瑜那些稀奇古怪卻又行之有效的想法,將他視為左膀右臂,肱骨之臣的皇帝們總是照單全收,比如他提議將兵部更名為國防部、刑部更名為司法部、工部更名為建設部、吏部更名為組織部,禮部一分為二,分別是外交部和教育部,戶部同樣一分為二,分別是民政部和財政部,另外,他還新增了國安部和公安部這兩個新部門,前者毋庸置疑的用來取代臭名昭著的錦衣衛。
後者則一體領導十二省、八十二府、七百四十九縣所有的捕快,他還創辦了皇家警察學院,對各府縣的捕快們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省級行政單位設立公安廳、府級行政單位設立公安局、縣級行政單位設立公安分局、鎮級行政單位設立派出所,與此同時,刑警、民警、交警、獄警、法警、巡警等警種恰到好處的應運而生,他們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
大改革轟轟烈烈,勢不可擋,朝廷中很多部門都換了名字和職責,五城兵馬司也是無可避免,有破案、偵查、抓捕經驗的兵士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刑警,經驗不足的兵士則被分配到新成立的,隸屬於公安部的消防局旗下,成為了一名負責滅火、搶險、救援的消防員。
因負傷抑或到了年齡退役的兵士不是被編入龐大的警察隊伍就是加入了有預備役性質,擅長打防守戰,兵員超過三十萬人的國民警衛隊,當然了,久經沙場的老兵們有機會到皇家軍事學院做教官,到縣、鎮、村三級行政單位裡供職,總之帝國是絕不會虧待他們的。
......
某一年,靠海運發家的沈家接到了賈瑜下達的一個命令,在經過為期一年的充分準備後,三百五十二名最低都擁有十年以上航行時常的水手乘坐二十艘最新型的戰艦,在萬眾矚目下從應天府揚帆啟航,打算橫穿大西洋,訪問位於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去尋找聞所未聞,名為玉米、土豆、紅薯的農作物,並將它們的幼苗和種子完整帶回來種植。
陪同前往的另有三撥人,一撥是攜帶大量新式火炮、水冷式機槍、栓動步槍的警衛營,共有五百人,無一不是來自近衛軍的英勇之士、一撥是來自太醫院的四十名太醫、最後一撥是用重金從葡萄牙國聘請來的二十名領航員,他們意志堅定,視死如歸,毫不猶豫的接下了這個能造福當下億萬同胞和子孫後代,乃至全人類,成功後便將意味著一個全新的大時代就此拉開序幕,登上歷史舞臺,無比光榮且極其艱鉅的任務。
做為這個計劃的發起者,賈瑜贈予了全體成員三件有助他們逢凶化吉的法寶,第一件法寶是整整一船的檸檬幹,用它們富含的多種維生素去對抗在海洋上肆虐了好幾個世紀,另無數水手聞風喪膽,一命嗚呼的壞血病,並再三囑咐他們在沿途海島上補給物資的時候一定要多吃新鮮水果並儘可能的攜帶。
第二件法寶是一張較為完整的東半球地圖,上面詳細標註了路線上的每一個可以給船隊補給物資的大小島嶼,沒有人去問他是從哪裡知道這些的,也沒有人去質疑這張地圖的真實性,反正他是一個創造奇蹟就好像吃飯、喝水、睡覺那樣簡單的男人,聽他的話準沒錯。
第三件法寶是一本彩色畫冊,拿玉米來舉例子,賈瑜畫出了玉米的形狀、顏色、大小,列出了它的生長地,他們拿著圖案和找到的實物一對比就行了。
賈瑜拍著領隊中校的肩膀,一臉嚴肅的說道:“我給你們配備的槍炮彈藥是用來自衛和打獵用的,不是到別人地盤上燒殺搶掠用的,不到萬不得已,你們不要將槍口炮口對準那些還處在部落時代的原住民,要儘可能的與他們友好相處,若是在路上碰到了其它國家的船隊,也要秉承不先開第一槍的原則,派遣使者去告訴他們,我們不要南美洲的金銀香料,我們只要南美洲的特有農作物,不會斷了他們的財路,大家最好各忙各的,互不干涉,不過他們要是膽敢主動攻擊我們,那大梁便會向他們的國家全面宣戰,不將他們打到滅國亡種絕不會罷休,總之你只記住一句話,我們此行的目的是交易,不是殖民,也不是擴張,只要把我說的土豆、玉米、紅薯、辣椒、番茄、向日葵全部帶回來,你們的使命就完成了,清楚了嗎?”
再一次見到一直以來發自肺腑去感恩,奉若神明去崇拜的偶像,中校激動到虎軀都在微微顫抖,上一次還是十一年前在皇家軍事學院的第八期結業儀式上,他挺起胸膛,驕傲的向記者們展示胸前那枚由帝國國防部頒發,象徵著無上榮耀,是他用赫赫戰功換來的青天白日勳章,他敬了一個十分標準的軍禮,復而放下,用如洪鐘般響亮的嗓門大聲道:“請首長放心,卑職們一定遵從您的吩咐,不完成任務誓不回國!”
“好!有志氣,等你們凱旋歸來,陛下會在西苑設宴為你們接風洗塵,國防部會再頒發一枚國光勳章給伱個人,我也會推薦你出任近衛軍總政治處的大校副處長,其餘將士的軍銜全都往上升兩級,每人一枚寶鼎勳章,唐中校,將士們,還有諸位同胞,國家的興盛就拜託給你們了,來,喝了這碗壯行酒,祝願你們一帆風順!船到成功!”
......
五年後,深秋。
長安城,寧國府。
寧安堂裡,人滿為患。
賈瑜捏著眉心,無奈道:“夫人,我都這麼大年紀了,再納新豈不是讓人家笑話?我有你們就足夠了,再說了,我那點有限的時間連協助陛下處理政務都不夠,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身上現在有多少個官職,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哪還有精力去浪費在她們的身上?”
聽他如此說,四位年不過十六七歲的漂亮女孩子齊齊低下了頭,心情也從期待變成了失落,原本以為這下總算是時來運轉,能飛上枝頭變鳳凰了,誰曾想到頭來怕是又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在當下這個時代,有錢有權有勢的男人老牛啃嫩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女人過了三十歲不再侍寢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讓林黛玉她們感動到眼淚汪汪的是,即便她們人老珠黃了,賈瑜依然對她們寵愛有加,一如既往的讓她們輪流侍寢,關鍵他不僅雄風不減當年,反而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猛,稍微動動手指頭就能讓她們欲罷不能,欲仙欲死,讓她們不用像王夫人那樣,手裡整天捻個破佛珠,張口閉口“阿彌陀佛”,假裝出清心寡慾的樣子。
林黛玉苦口婆心的道:“老爺,你就聽我們一回的吧,我們這撥人裡,年齡最小的小角兒今年也有三十五歲了,傳出去別人還會以為我不讓你納新呢,這些年來,太皇太后和皇后娘娘給你送過很多次美人,你一個都不收,今天無論如何都得把她們四個收入房中,不然你以後就別想往我們床上爬了。”
這裡在座的都是知根知底,經常一起服侍賈瑜的自家姐妹,故而林黛玉說話比較隨意,她的這番話重新燃起了那四位女孩子的希望,個個眼巴巴的看著那個翹著二郎腿坐在左邊太師椅上,年齡比自己爹爹還要大一點的中年男人。
薛寶釵、史湘雲、李紋、李綺、邢岫煙、妙玉、薛寶琴、晴雯、紫鵑、秦可卿、媚人、齡官、金釧兒等人紛紛開口勸諫,賈瑜仰天長嘆一聲,這不是強人所難麼,自己又不是喜新厭舊的人,老一點怎麼了,不比這些毛丫頭懂得怎麼伺候人?還得從頭教她們,多麻煩。
“好好好,我答應你們還不行嗎?那什麼,你們誰來負責老帶新?”
“我我我!我來!”
薛寶琴自告奮勇,明明是三十多歲的婦女了,卻還和十幾歲的小姑娘一樣愛玩愛鬧,眾人連連點頭,都說她最會這個了,看著她含羞帶怯的小模樣,賈瑜莞爾一笑,道:“那辛苦你了,今晚我到你那去,把她們四個都帶著。”
“咦~”
眾人開始起鬨,身懷六甲的小梨兒滿臉狡黠的笑,揶揄道:“老爺,您把您的神通使出來,讓寶琴姐姐再懷一個寶寶,她前幾天還說我是老蚌生珠呢,氣死我啦,您得給我報這個仇呀!”
薛寶琴柔荑直襬,求饒道:“對不起我錯了,我那天是開玩笑的,老爺,您千萬別聽她的,我都生四個了,可不能再生了,家裡就數我生的最多。”
正鬧著,賈萌從外面急匆匆的跑了進來,也顧不得給賈瑜、林黛玉還有小媽們見禮了,大叫道:“父親,喜事,大喜事啊!去南美洲的船隊回來了,他們帶回了您之前點名要的所有東西!”
賈瑜心頭猛地一跳,拔起兩條大長腿就往外面跑,賈萌接過林黛玉遞上來的土黃色呢子軍大衣,連忙追上。
得益於玉米、紅薯和土豆這三種新農作物的加入,大梁八百多萬平方公里普遍肥沃的土地上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尤其是生長期間不需要太多養分的後者,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也能瘋狂蔓延,漢人民族血脈裡的勤勞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在它們全面普及之後,各省大豐收的喜報頻傳,再加上東南亞半島和兩湖流域源源不斷反哺的大米,莫說是大梁的子民們了,哪怕大梁子民們飼養的雞鴨鵝狗牛馬豬羊也能頓頓吃米麵吃到飽,自此以後,這片深沉的黃土地上再也沒有在大災之年發生過一次餓殍遍地,一例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