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分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柳湘蓮曾立誓要娶一個絕色女子為妻,薛寶釵也曾想要尋一個絕世男子為夫,不說才貌雙全,位高權重吧,至少要有上進心和責任心,機緣巧合之下,她遇上了這樣的男子,架著七彩祥雲從天而降,輕而易舉便在她的芳心深處縱起了難以撲滅的熊熊大火,成為了她春夢中的常客,這個男子便是賈瑜。
可天意弄人,事與願違,她到頭來還是沒能完成這個一生之夙願,雖然和最敬仰、最傾慕、最崇拜、最熱愛的男子在一起了,卻是以「良妾」的身份,而不是名正言順的「髮妻。」
不可否認,她是一個驕傲且成熟的女子,從不以她不甚光鮮亮麗的出身而感到自卑,待人接物皆有為人讚賞有加的水平,在人無完人的前提下,她已經做的很好了,是知書達禮,八面玲瓏的大家閨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難得可貴的是,她對自己有著清晰深刻的認知,給賈瑜這樣完美無瑕的男子做首席良妾,她心滿意足,可要說心裡沒有別的想法,那是不切實際的,爭強好勝是人類的天性,特別是不能在官場、商場、戰場上安身立命的內宅婦人,為了她們自己的榮辱和她們孩子的榮辱,她們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我們常常唾棄趙姨娘粗鄙無知,低俗可憎,可誰又能體會她為了讓賈環能在榮國府裡存活下去,而屢屢鬧事,被王夫人立規矩時的心酸和難過呢。
在九房妾室中,只有薛寶釵和史湘雲是真正與林黛玉平等相處的,並不因為她是正房太太而在她面前伏低做小,百般討好,她自認為她除了商賈之女的出身,其它方面都不比別人差,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別人足夠的尊重。
時至今日,薛寶釵只當眾給別人磕過兩次頭,除了這一次,上次還要追溯到兩年前,當時薛蟠在金陵縱使家奴當街打死馮淵的罪行東窗事發,她跪求賈瑜出手相助,賈瑜便到景文帝面前求情,用五萬兩銀票擺平了這樁官司。
對於這樣一位要強的女子來說,在眾目睽睽之下給別人叩首認錯,大概是平生最難接受的事了,但她必須要這麼做,為一時糊塗,分不清大小王的薛姨媽,也為了她自己未來的生活。
若是在花兒一樣的年紀失去賈瑜的寵愛,被他刻意冷落,對她無疑是一個毀滅性的致命打擊,儘管她知道賈瑜心胸開闊,不會記恨這件事,但她心裡沒有底,畢竟薛姨媽之前說的那番話太噁心人,屬於是赤裸裸的侮辱了。
讓有夫之婦去和外男見見面,說說話,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在當下這個禮法吃人的時代,這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足矣讓一個良家女子身敗名裂!
......
榮國府,探春院。
在場的只有林黛玉和探春,其餘人皆不在,她們各有各的事情要做,並非一天到晚都黏在一起,不過隔三差五會歡聚一堂,或是誰的生兒、或是誰請東道、或是來個詩會以及自助餐。
每月底都會有一封家書自遙遠的南方隨風而來,屆時會是她們一個月中最開心的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聆聽賈瑜借林黛玉之口對她們傳達的思念。
薛寶釵猛地來這一遭,探春有些莫名其妙,放下沒有讀完的長篇大論,一臉的疑惑,林黛玉受了禮,若是不受,就代表不原諒和心中仍存芥蒂,為了緩和緊張的氣氛,林黛玉調侃道:「今兒不年不節的,你又未曾進門,怎麼就磕上了?我身無分文,可沒東西賞你。」
雖說良妾能與正房太太稱姐道妹,享有諸多特權,但得建立在正房太太允許她們那麼做的前提下,在等級森嚴,尊卑有序的後宅,按照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規矩,逢年過節時,包括早晨和晚上,良妾、姨娘、通房丫頭們都是要到正房太太面前行禮問安的,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探春不
是外人,而且這件事是壓不住的,遲早會傳到賈瑜的耳朵裡,薛寶釵不準備瞞她,泣道:「林丫頭,這三個頭是我代我媽給你磕的,她是生我養我的人,她即便有千錯萬錯,也不是為人子女能夠指責的,我知道如今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不足以彌補你所受到的委屈和傷害,萬般過錯,都由我一人承擔,求你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我媽一回。」
聽她如此說,探春以為是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迫不及待的追問,聽完前因後果後,她忍了好一會兒還是沒能忍住,咬著貝齒吐出三個字。
「太不像!」
林黛玉走上前扶起羞愧難當的薛寶釵,用手帕拭去她臉頰上的淚痕,寬慰道:「你的歉意我接受了,那件事也沒有對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你何苦這般作踐你自己,我們不是親姐妹,但勝似親姐妹,接下來是要在一個屋簷下共侍一夫的,不能因為這些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壞了情誼,我真的沒有怪罪姨媽,誰還沒個一時失言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再者,你把我想的也忒小氣了些,說句顯擺的話,我是要做寧國府當家太太的,若是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將來還怎麼和那些親朋故舊,以及各家誥命們來往?」
「林丫頭...我...」
林黛玉抱住薛寶釵,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輕聲道:「寶姐姐,我們是好姐妹呢,就讓不愉快的事隨風而去吧,等他回來,我會替你和姨媽解釋,他亦不是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之人,否則也不會把事業做的這般大,只是這種事不好再出現第二次,我受點委屈沒什麼,只是怕外人會議論,更怕傷了和氣。」
薛寶釵感動到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平心而論,換做是自己受此侮辱,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不管在明裡還是在暗裡,都必須得讓那人付出應有的代價,好叫她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好惹的。
「你放心,不會再有下次了,林丫頭,謝謝你」,薛寶釵不停的道著謝。
探春感慨道:「林嫂子真是寬宏大量,寶丫頭和雲丫頭她們攤上你這樣的正房太太,是她們十輩子修來的福氣,寶丫頭,都是自家姐妹,這裡也沒有外人,我接下來說的話你可不許惱。」
「你說你說,我絕不會惱。」
探春嘆道:「我哥哥對你和對你們薛家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出去問問,有幾人像他為妾室家裡人操這般心的,你哥哥幾次闖禍,借他名頭作惡,他哪次不是不計前嫌的幫你哥哥解決,他在外邊拼死拼活的,為得還不是我們能安心在家裡高樂,戰場上刀劍無眼,吃不好睡不好,他得多累呀,我們幫不上他什麼忙已是不妥,怎能還給他添堵呢,他是我哥哥,我是他妹妹,你們心疼他,我也心疼他,今天我以他妹妹的身份說一句公道話,在這件事上,老太太做的不不對,姨媽做的也不對,希望你能好好勸勸姨媽,讓她不要再說再做那些有的沒的,哥哥對你們一家已經仁至義盡了,人要知足才好,說句難聽的話,如果再有下次的話,哪怕是林嫂子一笑了之,我也是要鬧的,我決不允許這個家裡有人對他們二位不敬。」
話很扎人耳朵,但全是公平公正,有理有據的肺腑之言,薛寶釵不惱也不氣,正色道:「探丫頭,你說得很對,他是你哥哥,發生這種事,仗義執言是你這個妹妹應盡的本分,我媽知道錯了,這種事絕不會再發生。」
探春自知措辭太過激烈,緩和了語氣,又道:「子不言母過是對的,我的觀點和哥哥一樣,那便是愚孝不可取,姨媽是聰明人,相信這種話不會再出現她的口中,寶丫頭,我剛才語氣重了,給你賠個不是」,說罷,她福了一禮。
薛寶釵連忙還禮,口稱「不怪」,矛盾解開後,她恢復了往日爽利大方的性格,揶揄道:「林丫頭,你這個小姑子